交趾所在地。
经过几年的开荒垦田,耕地面积翻了四五倍。
一年三熟的收成。
使得交趾郡已经有大量余粮经海路运往北方。
宇文衍实控交趾,打造粮仓的计划,开始见成效了。
三省六部大佬眉开眼笑。
更加坚定地支持皇帝经营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的决策。
北方。
还有部分种植春小麦和粟的土地。
大部分田地改种冬小麦。
这个时节。
等到地里的豆类收获后,就可播下麦种了。
除了粮食作物。
棉花的种植已经扩展到大江南北。
除了满足朝廷棉制品工坊所需。
已有部分流入民间纺织作坊。
棉衣,棉鞋等棉制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尽管暂时价格不菲。
但宇文衍相信。
随着棉花产量的增加,总有一天,寻常百姓也能用得起棉制品物件。
……
初冬。
北方季风来临之时。
首次出海贸易的船队,返港经过近半年的休整和准备后。
又将扬帆启航,驶向南洋等地通商。
开春时下水的海军舰队,也将展开首次出海试航。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分别沿着东、西两条航线前往南洋。
东面航线即经吕宋群岛,郑和岛,婆逻洲,抵达坡县港口。
西面航线则是沿陆地海岸线,经交趾,柬郡,曼港,至坡县。
近几年来。
火器工坊负责人苏玄竭力提升燧发枪的生产工艺。
尽管还是不能批量生产。
却也在一点点进步。
为火器营增加了五百条火枪。
墨一的火药工坊。
经过几年不懈的试验,研制出了颗粒火药。
一举解决了成品药粉在运输过程出现分层,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
他们还改进了引火药的配比。
减少硝石含量。
降低爆炸性,提高易燃性。
保障火枪手的安全,使得引火药更容易被燧石火星点燃。
两项改进。
均是火药工坊的墨一和工匠们自发进行的。
宇文衍得知后,龙颜大悦,发下丰厚赏赐。
火药和火枪能够发展现当下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料了。
苏玄的弟子庄抱朴研制出小钢炮后。
已经被应用到了守城和小型宝船之上。
长孙晟率领的使团出使南洋。
就是利用小钢炮之威打残皮宗国和干陀利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