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在收购港城中华煤气公司后,就有意进军能源行业。
中华煤气目前主要通过煤炭气化的方式来生产煤气。
不过,陈飞知道这种传统的制气方式,是利用煤炭与空气、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获得可燃气体。
好处是价格便宜,坏处就是污染性大,安全隐患严重。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
煤气必然会逐渐遭到淘汰。
后世中华煤气也有进军天然气市场,只不过只是天然气采购商。
自身并不开采天然气。
这也是后世中华煤气盈利虽稳定,但市值不高的原因。
一地中间商,规模不大,只能被源头公司拿捏,大头利润被拿走。
李超人的操作就不同,直接进入能源开采,再到销售,打通产业链,实现利润最大化。
陈飞危机感十足。
现在中华煤气是自己公司,那就必须从源头自己掌控能源。
收购赫斯基能源,耗时一年多,根本原因就是枫叶国法律规定,外国人不能购买“财政状况健全”的能源公司。
这家公司可是后世李超人经典投资之一。
被李超人收购后,到后世时,这家公司已经是世界500强之一。
赫斯基炼油能源公司,成立于1938年。
到现在,自己拥有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的开采权。
其中约40%由本公司开采。
此外还持有重油精炼厂26.67%股权以及343间汽油站。
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油价大幅飙升,到80年代初,石油供应中断、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
油价进一步攀升,历史高位时期,每桶超过30美元甚至逼近40美元 。
赫斯基能源在这两次石油危机中,都是大赚特赚。
1983年10月,赫斯基能源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
到83年底,市值最高时,以港元计算,市值突破120亿港元。
可惜,进入84年后,石油危机逐渐过去,油价大幅度下跌。
到今年,油价已经跌到25美元每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