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游街(三)

果不其然,现场众人的反应正如苏禅所料。周围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惊叹声不绝于耳。一些胆小的女子,在看到狗妖尸身的瞬间,原本粉嫩的嘴唇瞬间没了血色,下意识地用手帕紧紧捂住嘴,眼睛瞪得快要脱眶而出,仿佛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景象。紧接着,双腿一软,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向后倒去。身旁的同伴们见状,顿时慌了手脚,手忙脚乱地伸手去搀扶,有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安慰的话语,可声音里同样带着一丝颤抖。一些年幼的孩子,透过家长慌乱间遮住他们眼睛的手指缝隙,偷偷向外张望,小小的身躯在看到狗妖的那一刻,瞬间像筛子一样瑟瑟发抖,整个人紧紧地贴在大人腿上,如同攀附在悬崖边的藤蔓,嘴里时不时发出害怕的呜咽声,那声音像是被恐惧紧紧攥住,弱小而无助。

这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世界,对于普通人而言,效果都是一样的。众人的目光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牢牢捆绑在那狗妖尸身上,如同被施了强力的定身咒,动弹不得,久久无法移开。整个街道也被这股震撼的力量笼罩,沉浸在喧闹与喧嚣之中,久久难以恢复平静,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停滞,只剩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与那具庞大的狗妖尸身,定格成一幅充满震撼与惊奇的画面。

“还真是在众人面前展示实力么?”苏禅稳稳地骑着一匹毛色油亮、身姿矫健的枣红马,那马浑身散发着一股昂扬的精气神,步伐极为稳健,每一步都像是精心丈量过一般,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前方那两辆牛车。马蹄轻轻踏在古旧的石板路上,清脆而有节奏的“哒哒”声在喧闹的氛围中格外清晰,仿佛在为这场奇特的游街奏响别样的音符,又与周围沸腾喧闹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苏禅身姿挺拔,目光深邃如渊,他的眼神缓缓扫过两旁如汹涌潮水般涌动的人群,百姓们姿态各异,有的踮起脚尖,脖子伸得老长,仿佛这样就能把前方的新奇事物看得更透彻;有的则奋力向前挤去,全然不顾形象,只为能离那热闹的源头更近一些,一张张脸上洋溢着不加掩饰的好奇与兴奋。叫嚷声、惊叹声像是杂乱无章的乐章,此起彼伏,相互交织,瞬间编织成一片热闹非凡、嘈杂喧嚣的景象,直冲云霄。

望着这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苏禅心中的狐疑恰似春日里在肥沃土壤中疯长的野草,愈发茂盛得不可收拾。县令王乡都毫无征兆地突然安排他和众多捕快参与这次游街活动,自接到指令的那一刻起,苏禅心中就警钟大作,他敏锐地察觉到此事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蹊跷。王乡都在交代任务时,言辞闪烁不定,含糊其辞,仿佛故意在遮掩着什么,始终未曾向众人明言此次活动的真正目的。可县衙内却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上下弥漫着一股异常凝重且压抑的氛围。那些平日里在衙门中精明世故、八面玲珑的胥吏捕快们,此刻个个如同临战的士兵,神色警惕得近乎神经质,腰间紧佩着长刀,刀刃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放过周围任何一处细微的动静,仿佛四周随时会跳出危险的猛兽,他们时刻准备着拔剑相向,应对突发状况。

苏禅对这些衙门中的同僚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在衙门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多年,历经无数风雨,早已练就了一身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非凡本领,简直就像一群嗅觉异常灵敏的猎犬,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各类消息的蛛丝马迹,是整个县城里最早能够探听到各类隐秘消息的人。如今,他们竟都摆出这副如临大敌、严阵以待的架势,那就绝不是无端的紧张,必然是察觉到了某些极其不寻常的迹象,苏禅心里明白,这背后大概率有惊天大事即将发生,如同平静湖面下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退一步来讲,即便这些胥吏捕快们并未提前得到确切的消息,但他们常年深陷官场的漩涡,对于其中的各种弯弯绕绕、套路和动作阵仗,简直就像狗鼻子对气味那般敏感,哪怕一丝一毫的异样都能被他们精准捕捉。很明显,在王乡都吩咐此次任务后,不少人已经从中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私下里暗自揣测着即将在这县城中上演的大戏究竟是什么戏码,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要知道,这世上真正蠢笨不堪、毫无心眼的人本就少之又少,尤其是能在衙门这种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环境中长久混下去的,大多都是心思缜密、精明过人、深谙生存之道的厉害角色。他们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落入他们的视线,便能像经验丰富的猎手循着猎物的踪迹一般,顺藤摸瓜,精准地揣测到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苏禅对王乡都此次游街举动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对这些人的细致观察与深入分析。他深知,这些人的反应往往是事件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小主,

他与这位苍南县县令王乡都接触并不多,仅有的几次交集,也都局限在一些刻板的公务场合。但从之前的一次账目核对中,苏禅便透过那繁杂的数字和公文,看出王乡都绝非庸碌无能、只知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处理那堆账目时,王乡都条理清晰,每一个数据、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目光敏锐得如同夜空中的猎鹰,总能精准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复杂的财务纠葛中迅速理清头绪,做出正确的判断,展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决断力。这样一个心思深沉、手段老辣的人,此次安排游街,背后必定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与布局,就像下棋高手在棋盘上落下一枚看似普通的棋子,实则蕴含着深远的谋略,只是苏禅一时还难以参透其中的玄机。

“……如果这位县令真的是有什么想法,或者说计划,那他把我推出来,很可能就是……”苏禅骑在马背上,身子随着马匹的步伐轻轻起伏,他紧盯着前方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人群,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仿佛要透过这人群,看穿县令王乡都的内心。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驰骋,不停地揣测着县令王乡都的真实意图,可每一次接近真相,又总有一层迷雾将其遮蔽,让他难以触及那最核心的部分。

人群中,孩童们像是欢快的小鹿,嬉笑奔跑,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热闹时光,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在嘈杂的人声中格外清脆;大人们则三两成群,交头接耳,嘴里不时吐出几句对这场游街的猜测与议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知的好奇。然而,这一切在苏禅眼中,都不过是他思考谜题的背景板,无法分散他丝毫的注意力。他的心思全然沉浸在对此次事件的分析中,外界的喧嚣仿佛与他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封建体制,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缺乏清晰透彻的了解。尽管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一段时间,也通过各种途径,如与旁人闲聊、翻阅古籍等,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毕竟他并非在这个世界土生土长,许多深层次、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东西还需要时间去慢慢摸索与领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试图找到那扇通往真相的门。

或许换个角度讲,就算是这个世界的土着居民,对于整个大易朝内部复杂得如同迷宫般的运行规律,也未必都能清晰明了。正如苏禅前世生活的那个世界一样,很多人虽然身处自己的国家,却对国家权力的运转方式、政府的具体结构组成一知半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便是那些读过不少书本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权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包括权力的来源、如何运用等,同样是知之甚少,理论与实际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这个世界,这种体制内外认知的差异再正常不过,就像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彼此难以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与想法。

普通民众大多目不识丁,他们所知晓和认知的东西,不过是从街头巷尾听来的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真假难辨,犹如风中的柳絮,飘忽不定。对于权力的组成和构建,他们更是茫然无知,如同置身于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之中,只能凭借着模糊的直觉和有限的经验来判断周围的世界,面对复杂的权力结构,他们就像懵懂的孩童,不知所措。以这些人的眼光和见识,想要理解大易朝错综复杂的内外权力关系,无疑是天方夜谭,仿佛要让一只蚂蚁理解人类的社会体系一般,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