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刘禅高坐于龙椅之上,神色间带着几分疏离。苏羽和诸葛亮并肩而入,行礼之后,诸葛亮率先开口:“陛下,臣等近日察觉朝堂之上似有暗流涌动,陛下对我等态度亦有变化,臣等心中忧虑,特来与陛下坦诚相商。”
刘禅目光闪烁,沉默片刻后说道:“相父与苏卿,为我蜀汉殚精竭虑,朕自然知晓。只是近来听闻一些言论,言相父与苏卿权倾朝野,朕心中难免有所顾虑。”
苏羽心中一沉,上前一步道:“陛下,我等一心只为北伐大业,光复汉室。手中权力皆为北伐所需,所做之事无一不是为了蜀汉的兴盛。如今北伐正处关键之时,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若因朝堂无端猜忌而受影响,实在令人痛心。”
诸葛亮微微躬身,恳切地说:“陛下,昔日先帝托孤于臣,臣便发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苏羽将军亦是忠勇之士,自加入我蜀汉阵营,屡立奇功。我等绝无半点僭越之心,望陛下明察。”
刘禅眉头紧皱,似在思索权衡:“朕并非不信任相父与苏卿,只是众大臣所言,亦让朕难以忽视。”
苏羽见状,沉声道:“陛下,可愿听臣讲一讲昔日之事?想当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内忧外患。彼时若不是陛下继承大统,相父殚精竭虑,我等众人齐心协力,蜀汉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北伐稍有起色,却因一些无端猜疑而可能功亏一篑,实在可惜。若陛下信不过我等,可将臣之兵权暂收,臣愿以一介平民之身,仍为北伐出谋划策。只求陛下莫要寒了众将士和天下忠义之士的心。”
诸葛亮也跟着说道:“陛下,北伐乃先帝遗愿,关乎蜀汉兴衰存亡。此时内部生隙,正中曹魏下怀。望陛下以大局为重,莫要被谗言蒙蔽。”
刘禅听了,心中有所触动,沉默良久后,缓缓说道:“相父与苏卿忠心,朕已知晓。只是朝堂之上,众口难调,朕也需安抚众人。相父与苏卿日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以免授人以柄。”
苏羽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知道刘禅并未完全消除疑虑,但能有此表态,已属不易。二人再次行礼,退下朝堂。
出了宫门,苏羽满脸忧虑:“丞相,陛下虽未完全怪罪,但猜忌之心已生,日后行事怕是艰难。”
诸葛亮长叹一声:“是啊,此次危机虽暂时缓解,却如悬在头顶的利剑。我等唯有更加小心,加快北伐进程,早日取得决定性胜利,方能稳固局势。”
回到府中,苏羽召集麾下将士,将朝堂之事简略告知。众人听后,皆是义愤填膺。
“将军,那些小人竟在陛下耳边进谗言,实在可恶!” 副将赵勇怒目圆睁。
苏羽摆了摆手:“此刻不是愤怒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提升我军实力,在战场上多立战功,让陛下和朝堂众人看到我等北伐的决心与成果。”
另一边,那些进谗言的大臣见刘禅并未对苏羽和诸葛亮采取强硬措施,心中不甘。为首的黄皓,眼珠一转,对众人道:“陛下心慈手软,一时未拿苏羽和诸葛亮如何。但我等不能就此罢手,需再寻良机,务必削弱他们的权势。”
其中一人担忧道:“可苏羽和诸葛亮手握重兵,且在军中威望极高,若逼得太紧,万一他们……”
黄皓冷笑一声:“量他们也不敢公然造反。我等可徐徐图之,先从削弱他们在朝堂的影响力开始。诸位在朝中皆有门生故吏,可命他们在朝堂上多提反对北伐之策,说北伐耗费国力,百姓苦不堪言,让陛下对北伐之事心生犹豫。”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新的阴谋在朝堂暗处悄然展开。
几日后,朝堂议事。一位名叫李福的官员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以为北伐之事,当从长计议。如今我蜀汉连年征战,百姓赋税繁重,民生艰难。国库也日渐空虚,长此以往,恐有亡国之危。不如暂且休养生息,待国力强盛后,再图北伐。”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支持北伐的大臣立刻站出来反驳:“李大人此言差矣,北伐乃先帝遗志,怎能因些许困难便放弃?如今我军士气正盛,且已取得诸多战果,此时休战,前功尽弃不说,更会让曹魏有喘息之机。”
李福却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前功虽好,但也要考虑百姓死活。若百姓因战争而苦不堪言,民心尽失,即便夺得天下,又有何用?”
一时间,朝堂上支持和反对北伐的声音分成两派,争论不休。刘禅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愈发纠结。
苏羽和诸葛亮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必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阴谋。诸葛亮站出来,大声说道:“诸位,北伐虽耗费国力,但不北伐,偏安一隅,曹魏也不会放过我蜀汉。且我军北伐,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民心所向。只要合理调配资源,做好后勤保障,定能在北伐中实现以战养战,减轻百姓负担。此时放弃北伐,才是真正的亡国之举。”
苏羽也跟着说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此次北伐不能取得重大战果,愿提头来见。还望陛下坚定北伐决心,莫要被一时之困难和小人之言所惑。”
刘禅看着苏羽和诸葛亮坚定的眼神,又听了众大臣的争论,心中权衡再三,最终说道:“北伐之事,关乎重大,朕需再仔细斟酌。今日暂且议事至此。”
退朝之后,苏羽和诸葛亮回到相府。诸葛亮面色凝重:“此次朝堂争论,怕是他们更大阴谋的前奏。他们意在动摇陛下北伐之心,进而削弱我等权力。”
苏羽沉思片刻道:“丞相,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强与陛下的沟通,让陛下坚定北伐信念;另一方面,我需尽快整军备战,争取早日出征,在战场上取得大捷,用事实堵住那些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