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英华的声音中带着连轴转的沙哑。
这个周末,连英华和办公室的几个老师熬了两个大夜,在陈露阳手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总算是拿出了一份看的过去的完整书稿。
也亏了陈露阳的基础手稿功底扎实,几个老师在修改和润色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气。
“等张主任来了,咱们把手稿给他看一眼。”西方经济学老师掂了掂沾满字迹的稿纸,道:
“如果顺利通过的话,今天咱们把手稿交给铅印室,估计这周就能印出来。”
“有了这一版稿子,咱们编译组下面的工作开展的就更容易了。”
“是啊!”连英华脸上露出疲惫的笑意:“这回学生们再上课可就轻松了。”
国民经济计划概论老师感慨:“以前总说计划出人才,我看现在这市场一开,这原来捂着不让读的书,学生倒能一一页页的翻出来……”
西方经济学老师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乐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
几个人乐呵呵的唠会儿磕。
等去食堂吃完了饭,张国真准时来到了办公室。
刚一进屋,他就看见了桌子上的《经济学》手稿。
“做了一些改动,但没做太多。”连英华开口道。
“学生的底子扎实,我们几个老师就在他原稿上顺了一顺,加了几处注释和参考文献。”
张国真点点头,开始一页页的看了起来。
作为经济学原著编译工作小组的组长,哪怕只是一个学生的讲义,但是主要沾了经济系的边,他都要认真审核一遍,确认学术无误,尤其是没有任何政治思想上的错误才能通过。
厚厚的一本稿子,很快就被张国真看完。
“写的真不错……”
张国真抬头看着连英华:“但是,不能让他就这么‘私下’讲下去了。”
连英华的表情一怒!
可随即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如今的高校都还处在“重建学术规范”的阶段,自发讲课若没通过教学组织审批,容易被认为是“搞小灶”“乱教学秩序”。
如果是小范围的讲课也就罢了,还可以用学生之间的讨论来搪塞过去。
可是陈露阳讲课的事情递到了校教务处。
现在几乎大半个学校的人都知道,经济系大一的新生给高年级学生讲经济学原著。
如果任由学生以个人身份开课,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可能被别的老师或院系质疑“越级教学”、“破坏教学体系”。
况且讲课是一种教学职责,属于学校和院系安排,如果学生“个人讲课”,万一“讲错了”或者引发争议,责任归谁?
做学问重要,
但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学生更重要。
连英华扼腕:“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让讲课……这太可惜了!”
张国真安抚道:“我说的是不让‘私下’讲,可没说不让他讲!”
连英华急道:“那你是啥意思?!”
“这样!”张国真斟酌道:
“系里设一个‘经济学原著导读公开课’,讲课内容必须送教研室备案,但讲的方式由我们灵活制定。”
“再成立一个‘学术研究小组’,让陈露阳任‘学术委员’。”
“他的学生身份不变,职责是主持‘经济学原著导读公开课’,由系里每周统一安排公开课时间、地点、审批讲义。”
“同时,筹办一批学生学术讲座,组织同学们围绕教材阅读、翻译方法做专题交流。”
“这样一来,他就不是‘学生讲学生’了,是咱们系里挂名的教学拓展项目。”
张国真继续道:“他讲得再好……也得有身份、有规范、有章程。”
连英华松了一口气,眉头还是没松:“这讲义呢?我们熬了两个夜晚,才把它拾掇利落。”
“讲义就作为内部教学资料,由系里统一编辑、印发,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张国真道,
“系里拨专项经费,由你们几个老师负责把关内容。印完后统一盖章备案,写‘经济系教学资料’,避免外传。”
总之,一切能按正规流程走,就按照正规流程操作。
连英华这才放宽了心,脸上的表情舒缓了下来。
当经济系的干事找到陈露阳,说系里老师找他,让他去一趟办公室的时候,
陈露阳正和经济系(1)班的学生彩排大快板。
“老师找我啥事儿啊?”
陈露阳跟在干事身后,小声的打听询问。
“这个我不知道。”干事道。
“那是哪个老师找我啊?”
“这个我也不清楚。”干事嘴紧的很,也无趣得很,一句都不肯多说。
陈露阳问了几句都是白问,在后面悄默默的嘛撒干事好几眼。
眼看都要到教学楼了。
陈露阳猛然想起来什么:“是咱们系的老师找我吧?”
“这个……”干事顿了顿,改成点头:“是系里老师找你。”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