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马克思我也懂的~

端起搪瓷杯喝了一口水,连老师目光扫了一圈:

“今天这节课,咱不点到为止。我布置一个作业,所有人,哲学系也写,经济系也写。”

“题目就叫:从‘效用最大化’到‘剩余价值’。”

连老师看着班级里的学生飞快在纸上记录下题目,开口道:

“这个作业可能对经济系的学生们吃亏了一点。但是不要紧,我不要求字数。”

“你们可以赞同萨缪尔森,说市场是最优分配;也可以站在马克思那边,说人被制度异化。”

“但你们得写清楚!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复杂,复杂到一个人能既是消费者,又是被剥削者;既讲效用,又讲无力感。”

“你们可以从一个日常选择出发——吃饭、买衣、看病,看看背后谁在定价,谁在承担;”

“也可以写写你们家乡的厂子、集体、供销社,看看谁在买单,谁在让利,谁又从来没被问过愿不愿意。”

“写不出来不要紧。”

“写完发现自己不懂也不要紧。”

“重要的是你得开始思考。”

连老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随便写多少字都可以,但文章里必须有你自己思考后琢磨出来的句子。”

“我要看到你脑子里在动,不是手在抄。”

说完,伴随着课堂铃声的响起。

连老师将粉笔扔回到粉笔盒:“下课!”

……

太难了……

太难了!

这开学才几天,课都没上几节呢,就已经开始比较萨缪尔森和马克思了!

这堂课一结束,学生们尤其是经济系的学生各个愁眉苦脸,全都跑去图书馆借资本论去了。

安静的夜晚……

宿舍静悄悄。

陶润泽、潘玉、吴德辰、张栋梁等人都在看《资本论》,一边看一边点灯熬油的做摘抄,写笔记。

模样十分痛苦。

陈露阳的表情也很痛苦。

他痛苦,不是因为写论文,而是因为那个该死的迎新晚会。

太难了……

这整个啥节目好啊!

陈露阳看着本上列出的“改革开放迪斯科”题目,眉毛纠结在一起,脸蛋子上全是苦恼。

文艺汇演,他是不想了。

系里这些老哥老姐的,

让他们干农活、弄庄稼、过生活,那各个都是好手儿。

但是唱歌跳舞,那是一个都不行。

思来想去,陈露阳想出了一个大快板的点子,来个团体的大规模演出,争取让班级里的每个人都上场说一段快板。

这样呢,一来大家记词快,每人就负责几句话,背起来没有负担。

二来,大家看节目就是图个高兴热闹。

人一多,气氛就烘托起来了。

再排练的整齐点,精神状态饱满点,也是相当亮眼的!

只是……

编快板好难啊!

陈露阳看着本上已经写下来的几段词儿,整个人愁的直上火。

“小陈儿,咋还叹气了?”姜峰听见陈露阳的唉声叹气,好奇问道。

“迎新晚会的节目还没个着落,我这在这上火呢。”陈露阳叹气。

“我想整个集体的大快板,但是只编出几句,下面编不出来了。”

姜峰之前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大笔杆子,专业写东西的。

听见陈露阳说编不出词儿,

瞬间,一股骨子里的创作激情和许久没写手痒痒的冲动迸发而出。

“你之前都写啥了?我看看?”

“给。”

陈露阳把自己的小本本递给姜峰。

姜峰接过一看,念出声:

“八十年代秋风起,咱们走进北大里,”

“改革年代新气象,学问落在真地方。”

“工人农民肩上扛,如今坐下学文章,”

“不光要把算盘打,更要看清政策窗。”

“学问不是嘴上响,是要落在柴米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