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了啊?”连老师瞅见陈露阳,半开玩笑道了句:
“我还以为你也吃包子去了,忘了上课的事儿了。”
“行……来了就行,坐吧,今天不问你,换个人问。”
连老师伸出手往下扒拉扒拉,示意陈露阳坐下。
随后随机点了一个男生:
“那个同学,读一下黑板上的单词。”
那男生猝不及防被点名,一边站起来,一边飞快的扫了一眼昨天陈露阳交过地发音,
缓慢又有些紧张的开口道:
“康苏默,亦库利~布里昂!”
连老师挑挑眉毛:“继续!”
男生小心翼翼的继续读着黑板上的单词,
在读到“reaches”的时候,
男生还很是注意的控制舌尖,说了一个标准的“瑞-尺兹”,结尾的“兹”字还注意轻轻带过。
虽然发音并不那么完美,但却胜在发音清楚。
连老师手里的粉笔停在半空,略带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男生回答道:“消费者均衡,就是是指在给定收入、商品价格和偏好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合理分配支出,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从而达到总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连老师火烧云一样的大黑眉毛轻轻一挑,难得表扬道:“说的挺对,坐下。”
登时!
男生被这一句夸奖夸的呼吸急促,脸上止不住的露出兴奋之色。
坐下之后,
男生还很是感激的回头看了陈露阳一眼。
陈露阳也冲着他挑挑小眉毛,示意他的发音不错,尤其是那个瑞-尺兹”。
“消费者均衡,什么意思?”
连老师放下粉笔,“消费者均衡说白了就是,人在没钱的时候,怎么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多的好处。”
他问向第一排正在奋笔疾书的学生。
“你晚上吃了啥?”
“啊?我?”学生懵了下,“……老师,我真吃的包子。”
这话一出,整个教室的学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连老师也无奈了。
“那你觉得花的值不值?”
“……挺值的。”
“为啥不吃贵5毛的红烧肉?你就不馋肉?”
“……馋。”
“可你没买,对吧?因为你算了一笔账——哪怕没拿笔,你的脑子已经自动在做‘效用除以价格’的计算。
他转身,粉笔在黑板上的“>MU/P”公式上画了一个圈,说道:
“边际效用除以价格=花得值不值!”
说完,边老师又问向另外一个学生:“你昨天花钱了没有?”
那名学生点点头:“在东平房买了双胶鞋。”
“为什么不去百货商场买双皮的?”
“太贵了……穿不起。”
“但你回来的时候,脚还干着,没淋湿,对吧?”
“……对。”
连老师点头:“这就叫‘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不等于花得最多,而是要花得最合适。”
“通俗讲,就是我钱不多,但我花得值!”
“这个概念,西方经济学里讲了上百年,但在我们国家,其实从小你妈就教过你。”
“买鞋别买贵的,买合脚的——这句话,放在今天,就是萨缪尔森。”
教室里的学生们认真的看着黑板上的公式,脑海里思索总结着连老师的课,一张张庄重严肃的表情里全是思考。
连老师继续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Spendeachdollarwhereitbringsthemostsatisfaction.什么意思?”
连老师下意识的看向陈露阳,可手刚抬起来,又陡然变换了角度,指向旁边靠窗户的一个女生。
“这句话什么意思?”
那女生猝不及防被点名,站起身,尝试回答道:“花每一块钱,都要让它产生最大的满足。”
连老师乐了。
“行啊,都预习了?”
这群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一个个看着黑板上的英文跟看天书一样,
这堂课竟然能顺下来了!
“陈露阳同学给我们补课了。”女生感激的开口。
“陈露阳都当上老师了?”连老师笑着瞅了一眼陈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