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在演习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阵亡了,因为他车上搭载的东西比较多,正巧了车轱辘还碰到了一块尖锐的石头导致爆胎。
所以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返回导演部,而是就地修车……〞
“等等,我记得正常一辆卡车好像不只有一个司机的呀!就算真只有他一个人,那部队在离开的时候没给他留个助手,在旁边帮忙吗”?
李宁忽然问道,虽然汽车班的战士平时除了练车技,就是和汽修班的战友们学习如何修车,照理来说换轮胎一个人也行,但两个人速度不更快一些吗?
在部队人力资源可不稀缺呀!
“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回事,反正就留下他一个人修车了,然后在返回驻地的路上,碰到了一辆抛锚的货车。
接着就是帮忙修车,结果发现发动机爆缸了,他便用拖绳,给它拖到了附近有能力维修的镇子里。
说来也巧,当时镇子里正好市宣传部派过来的同志,在人民广场上讲述着反间谍,和部队保家卫国这些事儿”。
见王庆瑞停顿下来,李宁立刻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只是如此的话,给他批团三等功好像有些……”
最后那个词没有说出来,可王庆瑞也知道李宁所指的是什么,那就是这点表现就给个团三等功,似乎太过于容易了吧。
就以李宁去年参加的那次军区级大比武为例,在单项冲进前三名才能获得三等功,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啊!结果现在就帮人拉个车就能获得?
说句不好听的,真要这么干了,很容易让战士们产生你立什么功,全凭领导喜好来决定的错觉。
同时还有股军功贬值的意味,就跟汉斯虎在赛季后期的军功章,光头后期的军衔一样,失去了他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
不过有一说一,三等功有的时候确实让人觉得很难获得,但有时似乎又很好获得。
比如说容易的时候,炊事班养猪都能养出个三等功,又或者是许三多修的那条路,一个人光凭人力能修多长多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