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调查组出动,演习后续处理

比如说长时间,高强度的机动,会大幅度的加快装甲车辆的履带,变速箱等关键部件的磨损速度。

演习结束后需要战士们进行拆卸检修,将所有数据全部记录在册,一些损伤较为严重的零部件只能换掉,如果部队里的库存量处于正常状态那还好说些。

要是需要换的零部件比较多,触碰到了库存警戒线,那还需要向上级汇报,再要一批零部件过来。

如果像发动机达到了大修标准,那接下来就有的忙活了。

另外演习所用到的相关设备,同样需要汇总,将一些损坏的进行汇报。

并且像单兵作战口粮,工兵铲,水壶,衣服的消耗也不能忽视。

这些工作直到演习结束后的一个星期才大致干完,为什么要说大致呢?

那当然是关于评团级三等功这事儿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

这件事情影响之大,直接揪动了全团所有战士的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表露的意思是,人应该有上进心,而且义务兵阶段的战士年纪普遍较小,正是敢打敢拼的时间段。

那如何获得三等功呢?如果是8,90年代翻翻书,跟老兵打听打听,就知道了明面上的标准。

现在人动动手指,查查手机也能知道大体的情况,可它还是有点模糊。

因为很多事情并不能用纯理性来评估,举个例子,一名战士在外出休假期间救了一名掉进河中的孩子,被部队授予了二等功。

可这并不等于救一个孩子就能获得二等功,还必须考虑当时的情况,比如说河水深度和流速多少?周围有没有人可以帮忙施救等等。

而以上的信息,在新闻中普遍是不会显示出来的,你想了解只能找当事人去问。

当然三等功肯定是不用冒太大风险的,但道理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