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回 仿事录:东关惨败(2)

薛雨相对大天王又施了一礼说道:“这也是大天王的威望所致,三王的人马才能瞬间瓦解。我已将三王的大部分兵马全部遣散回原籍了,并且警告他们从此或务农,或经商都可以,就是不能再聚在一起。三王的大小将官,一部分就留在襄州破风哥那里,编在各营之中,一部分配属在陕州的大军中,还有一小部分我带回来准备编在这里的军中。”

大天王点头笑道:“正是要这样,才能很好的把从前那些举旗造反的人都好好收服,天下已定,只能有我们的人马管理各地,其他人马俱要遣散和收编才好。”

风雪帅说道:“我这里拷掠之事,还在进行中。那些皇亲国戚倒非常的老实,只要打几下就立刻哀求,只要饶他们不死,家里有什么宝贝都献了出来。倒是那些贪官污吏实在不好办,都是哭穷,把金银看的比命还重要。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已经得到了总计不下于七千万两之数的银两。”

大天王笑道:“我听说两年前宗真皇帝为了筹集粮饷对付义军,下了好几道圣旨,恩威并施、言辞激烈,这才从皇亲国戚和官员那里筹措了不到一千万两。随后又威逼着各地的总兵和富户再出钱,这才勉勉强强的凑够了能支应官军接近一年的粮饷,再聚集几十万大军,把我们差不多快要彻底消灭了。好在官军对百姓烧杀抢掠和奸淫无道,才让我们躲进深山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去年,宗真皇帝还要效仿上次一样的筹集粮饷,却是一个大钱也没有人愿意出了,既然没有银钱,官军也就更加不愿意为朝廷卖命了。这样我们在养精蓄锐之后,才能突然的出川,迅速发展,占领京城,皇帝自杀。如今,还是要继续加大拷掠,务必把这些皇亲国戚和贪官污吏的银钱都榨出来才好。索红浅,我已命你把搜刮到的银钱抓紧重新灌注成大一些的银锭,然后将其中的绝大一部分秘密的运回陕州,此事进行的怎样了?”

索红浅站起来对大天王施礼后说道:“此事我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了,第一批两千万两银锭昨晚就安排可靠的人马护送,三天后应该就到陕州,交给夫人妥为保管。”

大天王点头,然后又问道:“风雪,如今进城的咱们人马过多了,就难免有些人军纪败坏,我也听到了一些不利的风声,你要督促各军严抓军纪,不得侵扰贫民百姓,要是有奸淫掳掠的一定要杀掉几个以示警告。”

风雪帅站起来说道:“是,大天王。我这里事务繁杂之时难免顾此失彼,我已经抓了一些人,其中严重违反军纪的杀了一百多个。”

“嗯,这就好,决不能让百姓对我们有怨言。”大天王说道,“当初我们就是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这才一步步的发展了起来,才有了今天。如果再有违反立下的军令的,有一个就要杀一个,绝不姑息!”

随后,大天王看一眼薛雨相说道:“雨相,两天后就要举行登极大典,攻下京城后,红浅和诸将都很忙碌,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你在襄州办成了一件大事,但是这登极大典更是大事,你与红浅都是读书甚多的人,还是要为这登极大典多多谋划出力。”

薛雨相马上站起来施礼说道:“臣自当竭尽全力。”

大天王看陈天录低头不语好像心事重重,最近一段时间与他也多次交谈,陈天录总是不忘劝谏,提的最多的无外乎就是派人派兵管理打下的众多城池,还有大力的赈灾救民这些事。管理城池这事一时不用着急,那些地方也派了少许兵将驻守,如今北方差不多都定了,不会有更大的反叛情况发生,暂时还需要等等,因为占据的地方太多,也只能先把那些大一些富一些的城池牢牢抓住,小一些的地方,先让已有的少部分兵马守着,虽然大天王的人马号称有百万,但是实际可以使用的也就五十余万多一点,在陕州的大本营中有近二十万,襄州一代有十万,还有十余万都在京城附近的那些富裕城市驻扎。所以,实际在京城的也不超过十万,其中能战之士约五六万的样子。大天王当前最关心的是东边关的寇殄,此人的三代都是武将,且守关好几年了,很得首下那些将士的拥戴,东关的铁骑都是精兵,有三万之众,即使去掉不能打硬仗的也有两万左右的精骑兵。

所以,大天王想了一下问道:“风雪,据说东关的那个寇殄至今还未来降,他到底想怎样?难道还看不到明国已经大势已去了吗?这样负隅顽抗,我登基之后,首先就要发兵讨伐,到时候玉石俱焚,对他有什么好处?我到现在一直阻止你对寇殄的父母进行拷掠,还让你派兵守好他的府邸,不就是给他一个投降的机会,如果还不醒悟,哼哼!”

风雪帅说道:“那寇殄据说有四万精锐人马,虽然得知我们并没有难为他的父母家人,但是也对我们不信任。他还幻想着召集人马勤王,只是他所要勤之王,已经死了。此时正是他进退两难,尚在犹豫中。”

薛雨相站起来说道:“我也听说这寇殄首先都是很有一些能征惯战的精兵,此前朝廷为了稳定东边,对他的粮饷供应从没有缺额。他原有两万多精兵,驻守东关。在我们进兵京城时,宗真帝严令他来勤王,所以他临时又在当地紧急招募了两万多身强力壮的士卒,然后一路上把那些小地方的军兵又全部收拢,大概得到了三万多人马。但是,他家世代为官,也知道宗真皇帝刚愎自用,擅杀大臣,所以一路上拖拖沓沓,每日行军不过二十里。等他到了通州,我们已经攻下了京城,所以他又快速的返回了东关。当时他也在等待,想看一下天下大势到底如何。只是,只是,”

大天王看薛雨相略有迟疑,于是说道:“你就说吧,他为何迟迟不来投降,反而据守在东关。虽说东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此前都是为了防范东虏才不断的修建,且东关防东虏有余,如我军从里攻打,东关是守不住的。”

薛雨相对大天王又施了一礼说道:“这也是大天王的威望所致,三王的人马才能瞬间瓦解。我已将三王的大部分兵马全部遣散回原籍了,并且警告他们从此或务农,或经商都可以,就是不能再聚在一起。三王的大小将官,一部分就留在襄州破风哥那里,编在各营之中,一部分配属在陕州的大军中,还有一小部分我带回来准备编在这里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