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那个场面,不管别人多大年纪,也不管他多大年纪,谁都要喊他一声徐伯,从小辈分就大。
“陛下想要治理黄河航道?”
听完刘彻安排的任务,徐伯心中顿时一喜,
他的家族就是靠着治水才能传承至今,朝廷越重视治水,他们家族才越有价值。
“陛下,如今正是枯水期,正适合疏浚河道,臣对于黄河早有研究,必定能够做好此事。”
没有谦虚,没有推辞,
徐伯眼中只有对功劳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
之前联通渭水与黄河的工程远远无法满足他建功立业的需要,黄河才是他扬名立万的可能。
“富民侯对于治理黄河也有些心得,朕觉得很有价值,你们趁此机会交流一番。”
徐伯闻言有些不敢相信,
富民侯才多大年纪,难道他的师门对于治水也有研究不成,不然他怎么会对治理黄河有心得。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有背景的好处,
要是换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在徐伯面前被人称赞有治水心得,他心里就不是不大相信,而是直接就一点都不信,
还要给对方扣上一个大言不惭,欺骗陛下的大帽子。
但富民侯的师门早已经成为长安乃至整个大汉的传说,又有制造彩虹和海外银矿等各种实例的证明,
无论陆鸣说自己的师门会什么,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不敢贸然质疑,
起码也要亲眼见证过后,再根据情况决定自己的态度。
“没想到富民侯的师门竟然对治水也有涉猎,下官洗耳恭听。”
徐伯虽然说的客气,但他的家族毕竟是有传承的,有自己的骄傲,也对自己家族的技艺很有信心,
并没有对陆鸣师门的东西抱有太多期待,
论治水,谁还不是个高手啊。
但是当陆鸣说起自己的治水策略,尤其是束水攻沙的办法和原理之后,
徐伯的表情猛然变色,
“你怎么会这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