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觉得这个年号有些耳熟,仔细一想,这不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宋神宗使用的年号么?
“这个年号怎么样,朕觉得很贴切。”
看刘彻满意的样子,陆鸣决定闭嘴,
要是让他知道这个年号是大怂用过的,估计会很嫌弃。
年号这个东西,谁先用就是谁的,别说宋神宗,就是他祖宗现在都不知道在哪呢,
刘彻对这个年号享有绝对原创权利。
“很好,陛下起名字的本事一如既往的好。”
“哈哈哈,好,明年不再是元狩三年,等下次朝会,朕要宣布这个决定。”
元狩三年?
陆鸣脑海中猛地一闪 似乎在这一年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什么大事呢?
陆鸣仔细思索着,能记载到历史上,又能被他看到,
这事一定不小。
脑海里东西太多,陆鸣就像在一座庞大的宫殿里,翻开这间屋子后没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又去翻另一间。
刘彻笑容收敛,
“怎么了?”
直觉告诉他,陆鸣一定是想起什么来了,而且这件事可能不太好。
“陛下,元狩三年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我在努力回忆。”
终于,陆鸣找到了简短的一句话,
“其明年,山东被水菑,民多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馀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
刘彻静静听着,看不出喜怒。
“然后呢,还有么?”
“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
陆鸣偷偷打量,刘彻的神色还算平静,
“陛下,就这些了。”
沉默片刻后,刘彻的声音有些沉重。
“这是哪部史书的记载?其明年就是原本的元狩三年么?”
迁移七十余万人,就算是他也感觉有些太沉重。
“来源是《史记》中的《平准书》,当初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看过这么一段内容,注释中对其明年的解释就是元狩三年。”
当初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陆鸣除了想写出正确答案,多得几分外,并没有其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