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姜姓族人们也十分顺畅地接纳了他们,除了让他们干体力活,部落里熔炼、锻铁、烧砖、盖房……种种技艺都不再隐瞒他们,只要他们想学就能学。

姜盈也很注意部落融合的问题,现在姜姓部落的三千人分在部落、铁矿和石灰石矿三处,还有很多人在外修路。

每隔半年,趁着运送粮食和铁器的机会,姜盈就会让族人们互相交换一下岗位。打铁的去种地、种地的去打铁……轻松的环境和艰苦的环境对调一下,给人们一个互相接触的机会,以免新加入的族人们和姜姓族人形成隔阂。

这两年间,姜盈最长的时间在铁矿度过,然后是石灰矿,也跟着族人们一起修过路。

现在,她走出崎岖的山路后,在山脚下新建的驿站换上四匹马拉的宽敞马车。

姜姓部落的骏马,一半养在部落里,另一半养在矿山山区外的驿站里,驿站里停放着大大小小的马车。

从驿站到部落之间,都是能行驶马车的三合土路。姜盈坐在铁皮马车上,在宽度刚刚能容许马车经过的路面上飞驰而过。

马车坐起来自然不够舒服,车轮上没有橡胶减震,在相对平整的路面上也颠簸得很。

不过相比节约下来的时间,这点颠簸就不算什么了。姜盈嘴里含着酸果子,脖子上戴着姜露为她用棉花和棉布做的U型枕,一路对抗着晕车感。

之前要徒步一个月的路程,只剩下铁矿所在的山区既无法坐车也无法跑马,必须要用腿走上一天。

走完这一天的山路就到了有车有马有房子的驿站。在驿站里休息一晚,换上马车行驶在刚刚修葺完毕的大路上,三天就能回到姜姓部落!

而且马车虽然颠簸得厉害,但是外面罩着好几层棉布,寒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也能阻拦住大部分的风沙。

姜盈摆脱了风餐露宿,马车刚好能容纳下一张单人床,姜盈白天坐着马车赶路,晚上躺在马车里睡觉。赶路时终于不必眼睫毛都沾上黄土,像一个流浪的乞丐了。

最起码姜盈跳下马车时,部落里的小孩子一眼就能认出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