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到春,山脚下的青草冒出嫩芽,骏马们不必再吃干草和饲料,在草地上四处散开,悠闲地吃草。
矿山脚下木屋逐渐连成一片,所有人都有了木屋住。
铁矿堆成一座座小山,从左到右分别是采下来的大块矿石、被敲碎的小块矿石、磨成颗粒的铁砂堆。
不远处还堆着一堆木柴烧成的炭。
炼铁的高炉也盖好了,用柴达不到高炉需要的温度,必须要用炭。大块的铁矿也不能直接放进去,只能放进磨成颗粒的铁砂。
这样炼出的铁,纯度依旧无法和现代相比。为了让钢铁更坚硬,必须再采用其他方法。比如说,千锤百炼的锻造,还有渗碳、渗氮。
渗碳可以提高铁中的含碳量,让铁变得更加坚硬,冶炼锻造时碳的来源是木炭和草木灰,均匀地覆在在铁器上一同加热。
渗氮则是因为氮可以降低钢铁的临界温度,并且有助于渗碳,远古时代最方便得到氮来源就是动物毛发和动物骨骼。
族人们一边炼铁,一边捕猎,猎到的野兽吃掉肉,皮毛和骨骼全都收好,在炼铁时投进炉子。
担心猎到的野兽不够用,姜盈还让族人们把割下的头发都收集起来,这也是含氮的毛发!
炼铁的操作方法都来自于姜朱脑海里的技能书,不过姜朱只知道该怎么做,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却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在姜朱看来,将草木、毛发和骨骼投入炉子的行为,无疑是在祭祀。
族人们的认知水平都和姜朱差不多,在大家眼中,烧砖的砖窑有自己的脾气性格,他们在砖窑周围摆上一圈鲜花。炼铁的炉子也有自己的脾气性格,它不喜欢鲜花,喜欢草木、毛发和骨骼。
姜盈当然不会这么想,她在姜朱身旁观察着她的每一步操作,分析出背后的原理。
不过知道操作方法和原理后,依旧需要大量的尝试,一开始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