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行空山天籁寂,满林树影月明中。
一点星光落在山中,唯有人影两行,沿着狭长的山路前行。
“我突然想起初中时学的一篇课文。”张凡忽然道。
“什么?”齐德龙下意识问道。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张凡感叹道。
蟾宝山未曾开发,山石散步,泥泞难行,哪里来的路?
这地方,平日里,偶尔有登山客光顾,除此之外,也只有附近的巡山员每个月来上一两趟而已。
“我上次走的路可比这险多了。”齐德龙沉声道。
“我们现在是在蛤蟆背上,那些疙瘩会动。”
蟾宝山的形便是一只卧着的蛤蟆,山中土丘怪石林立,便是蛤蟆背上的肉疙瘩。
齐德龙所谓的“会动”是指人一旦到了这里,便容易迷路,哪怕是元神觉醒,也会受到风水格局的影响,毕竟人力难敌地势,上次走过的路,并不一定是这一回走过的路,就像是这些肉疙瘩会动一样。
反倒是像秦二狗这样对于蟾宝山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的人,才能游走山中,不易迷途。
“你上次进山,有什么发现?”张凡询问道。
“我只能说,这山中大墓非同一般,那道士不是常人……”齐德龙沉声道。
他口中的道士,应该就是秦二狗所说传他祖上钓蟾气的那位。
当年,那道士便看出此山不凡,金蟾含珠,所以将其化为大墓,作为死后安寝之地。
“我在这山里遇见了一头守墓兽。”
“守墓兽?”张凡眸光微凝。
李一山在大学的时候是学民俗的,跟隔壁学考古的那帮子人玩的不错,他听李一山说过,那些人挖墓的时候遇见过不少怪事。
有一年,三个学考古的大四学生跟着系里的教授下一座汉墓,结果进入主墓室的时候,门刚打开,竟然窜出来一只灰耗子,足足有豺狼大小,当场就咬死了两个。
那座汉墓可是没有被人光顾过,而且主墓室也是全封闭的,很难想象那只灰耗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为什么能够在里面存活这么久。
李一山说,那玩意就是守墓兽,古代只有大贵族才能享用,炼养守墓兽的法子还是从先秦方士那里传下来的。
这件事被学校压了下来,幸存的那位大四学生直接保研了。
不过李一山说,他要是那位,打死也不干这行了。
“我在那座大墓外围遇见了一头石狮子,厉害的很,差点留了一条胳膊。”齐德龙沉声道。
他所遇见的守墓兽甚至不是活物,一头石狮子,却比那活物更加诡异可怕。
“这是什么手段?”张凡奇道。
那头石狮子肯定不是什么傀儡机关一类的把戏。
“不知道。”齐德龙摇了摇头。
道门至今,许多传承都断在了岁月长河之中,尤其是许多惊天动地,玄妙非凡的法门。
他听说,古代有一种道法,能够炼养出一种异类,似神非神,似魔非魔,似妖非妖,名为黄巾力士,常常用来守护山门,坐那护法之尊。
可惜,这一类的法子早就失传。
那头石狮子估计也是类似法门炼成。
“你都差点栽了,看来那头石狮子凶的很。”张凡凝声道。
齐德龙,齐东强两兄弟可是大士境界的高手,连他们都差点留下一条胳膊,可见那头石狮子的凶残程度。
“葬身埋骨之地,那道士怕是把全部的身家都压在了那座墓里,能不厉害吗?”齐德龙沉声道。
也多亏遇见了终南山的那帮道士,齐德龙才免去了麻烦,不过那帮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损失了两件【黄羽法宝】方才脱困。
“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张凡眼睛微微眯起。
那头石狮子如果弄到手用来看大门,那简直是太有牌面了。
“等等!”
就在此时,齐德龙一把将张凡拉住,后者稍稍一怔,抬眼望去,便见不远处,月光泼洒,波光粼粼,却是一口山中潭水,只是那一口潭水之中竟有一缕金辉弥漫。
“这是……”张凡眸光凝如一线,露出异样的神色。
“金蟾!?”
这座山虽合【金蟾含珠局】,然而与传说中真正的【金蟾】可不相同。
“据说,金蟾乃是龙种,当年全真道北五祖之一的【刘海蟾】祖师便是因此得道。”齐德龙凝声道。
刘海蟾,乃是全真道祖师,也是有名的九路财神之一,五代时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后遇正阳子点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钟离权,再后来更是得吕祖传授丹法,最终于天下道教祖庭之一终南山得道成仙。
关于刘祖成仙还有另一种说法,那便是民间流传极广的【刘海戏金蟾】。
“金蟾乃是龙种,自西海出,藏于井中,口吐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便可羽化成仙……”
“刘祖戏钓金蟾,金蟾出,刘祖乘其背,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至此,刘海戏金蟾便成为一段传说。
“看见了,这只蛤蟆是金背……”齐德龙凝声道。
长安本就是昆仑山衍生出的三大龙脉之一的龙穴,蟾宝山必定是沾染了祖龙脉的龙气,不仅行成了“含珠”的格局,而且生出“金背”,乃是货真价实的龙种金蟾。
“如此宝地若是在古代,谁将先祖葬在这里,后辈之中至少也是王侯之命。”齐德龙感叹道。
金蟾命虽然不得王格,可至少也是大富大贵。
“也未必,你别忘了,这只蛤蟆可是含珠局,祂将一山一脉的龙气宝光统统含在了口里……”
张凡眸光凝起:“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就像你猜的那样,这山里养出了一枚灵胎。”
言语至此,齐德龙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天生灵胎,无双造化,自古以来都极其罕有。
尤其是道门大劫之后,天下也只有白鹤观还供奉着一尊天生灵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