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怀荒镇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1278 字 1个月前

……

日游五组的六镇主管位置空缺了两年多。

六位鬼卒指挥阴兵,按部就班处理各项事务,大事向组长请示。

——日常运作有条不紊,完全不受影响。

似乎有没有六镇主管都差不多。

既如此,萧西风也就不用着急。

摸清抚冥镇底细后,他接着去看下一个。

这次他选择最东边的怀荒镇。

因为,他搞清楚了,六镇设立的时间顺序依次是:抚冥、怀荒、武川、柔玄、怀朔、沃野。

怀朔、沃野这两座西边军镇,最晚设立。

而且,沃野镇大营建立后,还迁移过一次,向西北推了60里。

……

萧西风来到怀荒镇,铺展神识小心扫探。

魏国国主设立六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拱卫首都。

怀荒镇距离魏国首都平城只有100里,是防御北方民族的最后防线,所以军力配置和抚冥镇一样,有两万甲士骑兵。

但总人口多2万,达到15万。

后世人对古代战争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交战双方号称有多少万大军,后人就以为战场上厮杀将士的数量,是双方人数相加之数。

其实,交战人数与双方号称的人数,相去甚远。

多数时候,交战军士只占总人数1/3。

这是因为,决定古代战争胜败的因素,主要是三样:将士、装备、粮草。

将士:当然是有经验的老兵(不是指年龄)越多越好。

装备:骑兵优于步兵;重甲优于轻甲;有甲优于无甲。

甲胄可不是想有就有的东西。那玩意,成本高的很。

一支综合性队伍,甲士占到1/10,已算不错。占到1/5,那就相当牛掰了。

至于无甲军士,基本就是壮军威打酱油、破敌阵后冲杀残敌、打扫战场、搞后勤…

粮草:古代战争中,战线稍微长点,后勤军人数至少占1/3。

而且,统筹粮草的指挥官,除了要精通后勤运作外,威望越高越好。

因此,六个军镇,总人口分别在13~15万左右,却都有超过2万甲士。——其有效战力配置还是非常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