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底该如何布政,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朱元璋见状,并未出言催促,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紧紧地盯着黄福,给了他足够的思考时间。
毕竟他也迫切地想看看,李祺举荐的这个黄福,到底有没有治理政务的真本事,否则让其前往交趾,只会让当地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黄福沉吟了片刻,脑海中快速地梳理着思路,然后出言道:“安南之地方熄战火,应推行‘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的光芒,“只要朝廷广施仁政,施恩于民,不出几年,安南地区定能草莽之区变为禾黍之地,累世雕题之众化为衣冠之民!正所谓‘衣食足以养尘,弦歌足以移俗。’”
朱元璋和太子标听后,脸上不禁露出了略有失望的神情。
虽然黄福“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与他们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但黄福却只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并未言明具体该如何实施,就像是画了一张大饼。
“黄大人不妨细说,举几个例子!”李祺在一旁温和地提醒道。他心里明白,现在可不是讲大话、画大饼的时候,具体的实施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黄福闻言,点了点头,又思索了片刻,然后开始了他详细的阐述。他的声音逐渐变得洪亮而自信:“其一,也是当务之急,重新划分交趾行政区域。需派遣得力官员赴实地考察,参考以往的先例,进行合理划分。随后,改建各府州县大小衙门,务必满足官吏办公的需要,让政务能够顺利开展。”
听完这第一条,老朱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其二,重用交趾本地官员,对他们一视同仁,并为其提供优渥的晋升之路。挑选其中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树立为典型,以此来笼络安南士绅之心。愿意效忠大明出仕为官者,经严格审查后皆可委以重任,官复其职,让他们尽情施展其所学才华与抱负。臣必将对其一视同仁,择优送往帝都接受赏赐,激励更多人投身大明的治理。”
第二条一出,老朱和太子标更是难掩欣喜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