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犯罪分子是戴着手套作案的,并且在作案后擦洗掉了地上的脚印,应该有相当的反侦查能力。
而且现场的门窗没有撬盗的迹象,说明犯罪分子是以和平方式进入的现场,犯罪分子应该是死者的熟人。
刘勇又根据死者的弟弟姜伟的清点,姐姐生前从不离身的一块“罗马”牌包金手表以及经常戴的十件黄金首饰不见了。
1月15日凌晨3时,开完案情分析会副局葛叔平宣布成立1.14入室杀人案专案组,并将下一步的摸排重心放在受害者的熟人上。
专案组组长刘勇和侦查员们对一本属于姜苗苗的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名字登记造册。
使用三天的时间在死者的一百三十七名男性联系人中筛出了十五名重点怀疑对象,随后对这十五个人逐一进行约谈,最后将怀疑范围缩小在三个人身上。
刘勇他们一个怀疑对象是姜苗苗餐馆里的伙计“马三”。
1月14日10时30分,“马三”在餐馆里干活的时候,姜苗苗的弟弟姜伟将电话打到餐馆里找姐姐姜苗苗。
“马三”当时表示:“老板还没来”,姜伟就让“马三”一会儿给姜苗苗家打电话确认一下姜苗苗在不在家。
10分钟后,“马三”给姜苗苗家打电话,但电话没有人接。
不一会儿,姜苗苗的表弟于宝庆到餐馆找姜苗苗。
“马三”将对姜伟说的情况对于宝庆又说了一遍,于宝庆说:“表姐明天就走,今儿个估计是买东西去了。”
下午两点左右,餐馆里的客人都走了,于宝庆就叫“马三”拿钥匙骑车去李莎家看看。
不到一个小时后“马三”就回来了,对于宝庆说:“我进屋了,看见老板睡觉的房间上了锁,我叫了两声没人答应,以为老板没在家就回来了。”
到了晚上8点,姜苗苗的弟弟姜伟又来到餐馆,听说姜苗苗一天都没来。
于是就带着于宝庆和“马三”来到姜苗苗的家。
进屋后三人就看到姜苗苗的卧室门上了一道三保险撞锁外还有一把大号挂锁。
姜伟感觉到情况不对,就招呼“马三”和于宝庆一起撞门,撞开门后发现姜苗苗死在卧室的床上。
刘勇一开始怀疑“马三”的理由是掌握死者家房门的钥匙,且是在案发前最后一个进入过死者家的人。
但刘勇经过核实后发现“马三”进死者家的时候死者已经遇害,所以“马三”不具备作案时间,所以他暂时排除了“马三”的作案嫌疑。
刘勇第二个怀疑对象就是曾经在姜苗苗的餐馆里当大厨的蜀省农民罗宾。
此人今年24岁,在四年前从老家来燕京打工,后经人介绍来姜苗苗的餐馆里当大厨。
由于罗宾厨艺很好,姜苗苗对他很满意,他也是餐馆员工里和姜苗苗关系最好的人。
但是两年前罗宾突然辞职,在CY区东坝承包了黄城酒家开始自己单干。
虽然罗宾辞职了,但他还经常带人到姜苗苗的餐馆吃喝,照顾姜苗苗的生意。
“有意思,自己开着饭馆还经常去照顾前女老板的生意,啧啧,这个罗宾有些不同寻常啊!”
专案组立即传唤了罗宾。
在传唤罗宾时,他表示:“姜苗苗待我特别好,四年前我就到姜苗苗的餐馆干活。
8月21日是我的生日,姜苗苗还给我买了衣服、皮鞋、腰带,还在当天提早关门,为我摆了一桌生日宴……在我眼里,她就是我的大姐。”
“姜苗苗出国的消息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刘勇询问道。
“去年10月1日,我和同乡大明去姜苗苗的餐馆吃饭,在饭桌上姜苗苗告诉我:她准备出国,但具体日期我不知道。”顿了一顿,罗宾又问:“怎么了?难道大姐出事了?”
刘勇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们总跟我打听她的事,我还以为……”
由于罗宾的问答滴水不漏,神色也没有异常,所以刘勇将他在留置了23小时48分钟后就按照规定将罗宾释放了。
这第三个怀疑对象就是时年22岁的倒汇专业户孙晓宝。
孙晓宝也承认:“我跟姜姐的确很熟,她每隔三个月或者半年一准儿打我传呼叫我来找她,主要是帮她换美刀。
每次都是在她的餐馆里交易,我可从来没去过她家。
上回换美刀时她跟我提到过她要出国的事,但哪天走我真不知道。”
此外,孙晓宝还提供了其他几个曾和姜苗苗倒汇的“倒爷”。
但这些人都表示交易都在姜苗苗的餐馆里进行,也都知道姜苗苗要出国,但都不清楚她哪天走。
刘勇他们经过核实,孙晓宝的确没有进过姜苗苗的家。
其余的那几个“倒爷”也没有撒谎,只能排除他们的嫌疑。
刘勇带领专案组连续工作了十多天,排摸出来的线索被一一否定,案件的侦办陷入困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