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 洪水泛滥,边市受阻,女皇急寻苏爱卿

书生有种 大明总督 2251 字 2022-09-06

再准确一点,就是黄河又将在今年之内泛滥。

第二份折子,则是内卫所呈。

折子的内容,是内卫派人前往黄河沿岸的调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断定,今年七八月份黄河泛滥的几率高达八成!

黄河一旦泛滥,淹没的就不是一小片地方,而是整个整个的州县,数个州县化为一片泽国,损失极其惨重!

洪灾过后,那些被淹没的州县,会出现“人口真空”,这种情况对当下的大梁来说,真的是伤筋动骨。

那些受灾的普通百姓,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最多以一个数字出现在史书上面……

“钦天监的预测,朕不怎么相信。”

女皇缓缓开口:

“但内卫的实地调查,还有近年来的气候异常,朕却不得不信,再者,这种事一旦发生,必将动摇国本,朕赌不起。”

“黄河的治理,必须提上日程,你们商量一下,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耗费多少银钱?”

兰陵与众臣齐声领命。

然后快速退出御书房,调集各种资料研究起来,经两个时辰的讨论,他们再次回到御书房,向女皇汇报结果。

黄河还能如何治理?

无外乎疏浚河道,修筑与加固堤坝而已。

但难点在于,河道着实有些长。

沿途所涉及的州县无数,若想避免类似去年那样的洪灾,所耗费的银两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需要多少银两?”女皇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臣等粗略预估,最低也需两百万两白银,才能避免去年那等规模的洪灾。”兰陵小声答道。

“两百万两白银!”

女皇腾身而起,面色骤变,她心中下意识蹦出一个念头:“两百万两啊,就算把朕卖了也换不来这么多钱!”

兰陵与群臣们无话可说,只得躬身低头,不敢去看女皇的面色。

眼下,大梁王朝的国库真的不充裕,去年多灾多难,又从蜀国大批购买粮食,早已将数十年的积攒耗费一空。

今年的收成与赋税,真的不多,而且早就对它们的用途做出了安排,都是一些十分要紧之事,没有一丝浪费。

眼下,忽然多出两百万两银子的缺口,两百万两银子啊,让她上哪儿筹集?根本筹集不到。

一片沉重的乌云,压在女皇君臣的头顶。

心内沉闷,就连呼吸也困难起来。

大家沉默一阵后,兰陵眉梢忽然一颤,心头想起来什么似的,面色一喜,忙对女皇禀道:

“陛下莫忧,儿臣忽然想起一事,因缘凑巧,合该我大梁度过此次难关!”

“幼娘想到了什么?”女皇面色一动,群臣也扭头看来,脸上希冀之色隐现。

“平安市!”兰陵一字一句说道。

“平安市……对呀,朕怎么忘了这茬!”女皇立即转忧为喜,对兰陵投去赞许的目光。

群臣也是心头一松,纷纷笑道:

“平安市重开在即,单单这一项收入,就能为我大梁增加数百万两白银,梳理黄河的银钱有终于有了着落。”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先前我等竟未想起,还让陛下担忧,臣等着实该死。”

女皇嘴角含笑,吩咐道:

“这没什么,不说你们,就连朕也险些忘了此事,辛亏幼娘及时提醒……你们赶紧核算一下,平安市一年可以收取多少税赋?”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

“回禀陛下,按往年的经验来看,平安市一年为我大梁增加的税赋,换算成白银,基本上在五百万两左右。”

“五百万两,这下足够了。”群臣大喜。

女皇心里压着的石头终于彻底落地,她神色泰然,坐在龙椅上寻了个舒服的坐姿,笑道:

“五百万两,其中两百万两用于疏浚河道、修筑河堤!”

“至于剩下的三百万两,嗯,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都来议一议,这三百万两怎么花。”

“臣等遵旨。”

“……”

眼下,大梁需要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三百万两巨款看似虽多,但三两下就被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钱的感觉真好。

花钱的感觉更好!

女皇君臣安排完这笔“预算”,感觉神清气爽,嘴角不自禁浮现出笑意,心中满足而又充实。

忽然,御书房外有人禀道:

“陛下,幽州八百里加急急报!”

“幽州急报?还是八百里加急的?赶紧呈上。”

女皇君臣笑容一收。

女皇正襟危坐,兰陵等大臣则躬身肃立,“八百里加急”的字眼让他们心中微凛,总感觉幽州出了什么乱子。

很快,急报送到女皇手中。

女皇面色凝重,快速拆开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