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子上门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了。按照陆煊的标准,好吃好喝的养了一个月,这些士兵身上,终于去除了那种菜色,开始有点士兵的样子了。只不过还是只有样子。按照陆煊的标准,这群菜鸡连新兵都算不上。

“大人,将士们身体养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开始训练战阵之法了?”

“战阵?那玩意太复杂,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学不了太复杂的东西。只让他们练习最简单的东西就可以了。让他们力气更大,跑的更快,然后再见见血,差不多就能用了。他们唯一需要动脑子的地方,不在于所谓的战阵。而是要熟记各种军中的旗语,鼓语等等信号。”

明朝军队的打仗有一种异常奇葩的操作。那就是前线的将士,需要按照后边文臣给出的阵图打是的,一群连战场都不去的大臣,在后方自己研究,凭借想象以及古代的传承,弄出一份阵图。然后交给前线的将士去打。

前线的将士,自然是要按着阵图打的。否则就是抗命。当然,如果敌人不按照阵图打,那就是前线将士的无能了。

陆煊后来在李如柏那里见过朝中送来的阵图。之后他就发誓,如果有人敢给他送阵图,他就把那人送到最前线,绑到战车上做人肉盾牌。

实际上,在封建时代,战场上有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那就是命令的传达。

后世很多键盘线在网上复盘各种古代战役。总是如果当时及时的怎么怎么样,局势就能够翻盘。但是他没有没有想过。那些将军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实际上,古代的大多数将领,经过师徒,或者家族的传承。有着相当的军事思维。但是很无奈,大多数战斗一开始,他们的命令就很难再及时的传达到基层了。

想象一下,数万人混战在一起。其中一方的将领,想要调整攻击方向,或者抽掉一队人绕路。他要怎么样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正在奋战的士兵呢?杀戮一启,根本没有人能够时刻注意身后的命令。就算注意到了,也会身不由已。你面前就是敌人,你想退就退?

这个问题对于封建时代,其实基本无解。是的,无论如何,你都不可能在封建时代,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培养一大批合格的中下层军官,甚至延展到士兵。

将整体的战略思想,从一开始就延伸到整只军队中。把整支军队,变成一个真正的整体。但是这时不可能的,在古代,兵法那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甚至不是你想教,就能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