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奉为神医的莫何墩为太后诊治多日,最终在诊书上写下“回天乏术”。宫人唏嘘的同时,感慨莫何墩中文进步不少。
太后的病症已不单单是肺痨那么简单。上次附太后身的女鬼,吸走了她大部分阳气,把她往“快死”的这段路程上推进了几大步。
莫何墩治不好太后。
人们说中西结合,科玄交流,方能共同进步,实现发展。
皇上认为有理。让洋医、太医一起去治太后科学上的病症,让几个道士去给太后做法还阳。
那几日,浓浓药味笼罩禧年宫,整座禧年宫如同浸泡在中药渣和西药瓶底下。还有各方道士来做法留下的烧符味,油盐酱醋柴米味。
终于太后受不了这混乱的声音、混杂的味道,叫他们都滚,不滚就把他们做成人彘泡酒。几个洋人、太医、道士,一日内手抱屁股灰溜溜滚出禧年宫。
之后,太后下令,禁止任何人再踏入禧年宫内,皇上来也不例外。禧年宫彻底陷入沉寂,只有那愈发枯哑的咳嗽一日复一日增长。
兰渐苏来到禧年宫,戴面纱的太监把他拦在门外。
他把那块刻有太后旧名的靛蓝宝石掏出来,叫太监拿进去给太后看。跟着,兰渐苏成为禁涉令下,第一个踏进禧年宫的人。
禧年宫内的药味比在殿外闻到的还重,排水渠内淤积结成泥块的药渣子。
太后寝殿内,一条白纱幔围过凤榻。纱幔后一个萎缩的影子,手臂像树枝干细,头发是长在树干上的柳条。
宫人皆穿医布服,口遮面纱,一碗热药捧在手上不敢送去。
太后抬起那只枯杈般的手,拉了拉稀疏的头发,唉出那一声时,咳嗽似凶猛的浪水喷涌。她犹如一张老宣纸,风吹两下就会破。
兰渐苏问端药的宫女:“太后不愿喝?”
宫女闭眼点了点头。
兰渐苏想,就像翊王说的,太后的躯体还活着,心是早已经死去了。
一样是被鬼附身,白喇公主喊的是“救我”。一般正常人喊的都会是“救我”、“救命”。可太后当初只是喊“把她赶走”。太后自那时便没打算活。
太后侧过头,望了眼站在纱幔外的人影。她抬起那块靛蓝宝石,爱惜地攥在手里:“这块石英,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兰渐苏道:“是我一日在宫里的地缝里捡到的。”
太后感叹道:“它丢了好些年,居然能叫你捡到,看来也是缘分。”
兰渐苏捧过宫女手中的药,递上前去道:“太后,先把药喝了吧。”
太后虚弱地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