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撞了一下何颂鸣的肩膀,“我走啦。”

“再见。”

“拜拜。”

我骑上单车,加速转弯,混进了夜晚不断穿梭的车流中,刺耳的鸣笛声,早已打散了我的思绪。

不论怎么样,回家太晚,会被妈妈骂,这是目前唯一可以相信的真理。

真希望我以后成为一个伟人,那么这句话就能够署上“江江”的名,挂在学校的名言警句墙上。

*

考试没什么值得说的,一言以蔽之:有人欢喜有人忧。这个寒假很短暂,算高考之前最后的假期。不过我没有再像暑假一样天天瘫在家里,我给我妈说和同学约了图书馆看书,其实都跑去了学校,找柯老师。

他开始给我开小灶,教我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发声技巧,他没再提独唱的事情,我也没有主动说,但是我们俩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既然是默契,我就不解释了。

柯老师总说我已经很幸运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唱出什么样的歌,技巧是后天的东西,只要是后天的,就不怕得不到,只是练习的区别。但天生的、已经没有的东西,有的人苦苦追求一辈子也弥补不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能柯老师是在说我有天赋,应该更加努力,不要浪费了。

后来才知道,他在是说我这个年纪的难得。我现在能够唱的歌,以后就没法唱了。以后的我,就不是十七岁的我了,也不是整天在课堂上愁眉苦脸的我了。这些要如何能体验呢?已经不会再有了。

那段时间我过得畅快到极点,我们待在活动教室里,没有作业和上下课铃声,谁也不用管,柯老师带来一个蓝牙音箱,我们浪费无数的时间,听歌,听合唱团成员们交上来的歌,我们讨论音乐,漫无边际地讨论,说歌曲,也说歌手,也说时代,也一起骂喜欢抓学生的教导主任、还有那几个靠关系进学校不认真教书的老师。

我问柯老师,是不是老歌比现在的歌都要好听一些呢。

柯老师说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他说,对大多数人而言,陪伴自己度过漫长学生时代的歌曲,就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曲了,毕竟学生时代最悠闲,也最喜欢东想西想,心中有那么多难言的想法,只有靠音乐抒发。到了其他的时期,工作结婚带孩子,哪里还有那么多闲心思来听歌呢?所以人老了,就难免会发出还是老歌好听的感叹。再说了,以前的歌也并不都是好的,所谓大浪淘沙,不好听的歌的留不下来。现在的流行歌曲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一时传唱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有真正优秀的才会一直留在回忆里,留给以后的年轻人们听。

不过,柯老师说,他的确非常怀念过去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