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声慌忙道歉,说自己最近讲话做事有点不在状态。

青年:“我叫何思禹,本科也算你的直系学长。”

两人道别后,叶雨声套上工作服离开宿舍去夜班岗位,一下楼,刚好遇上有记者持着话筒采访。

记者几乎是一眼就在穿工作服的众人中相中了叶雨声。

传媒行业工作者的敏锐嗅觉,让她一眼觉察出这个人很不一般。在镁光灯下工作过的人,气质是不一样的。

叶雨声看见摄影大哥扛着摄像头来了,便知道躲不过去,镜头前不能表现得畏畏缩缩的。

话筒打着央视的牌子,应该是在新闻采访或者制作某个核电站相关的纪录片。

记者问:“请问您怎么称呼?”

叶雨声只祈求核电站纪录片这种严肃节目不要有太多人愿意去八卦。他不愿说名字,于是回答:“一名普通的核电站工作人员。”

记者:“对于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叶雨声:“领导同事都很淳朴善良,工作人员非常遵循规章程序,但是机组不太讲道理,从来不按章程坏,每天不是正在维修就是准备维修。”

记者:“那您有什么理想吗?”

叶雨声:“为世界贡献更多可持续清洁能源。”

记者道谢后离开。

叶雨声琢磨着,刚才前两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我是X部门的XX”、“我生活在这里,虽然很偏僻孤独,但我为祖国的核电发展做出贡献,感到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