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重阳、黄药师和段智兴,都是各有长处。
王重阳通晓诗书经义,不过偏重于兵书道经,要考科举还得费些功夫,不过登堂入室并不困难。只是,他是全国上下都知名的出家人,还和林朝英打了赌不得还俗,这样一来,他考科举无疑是自打嘴巴。
黄药师是个全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可他最讨厌科举一道,让他去考科举,无疑要先让自己痛苦一年半载拾起儒家经义。
至于段智兴,儒家经义,他是最熟悉的,自小有太傅教授,他也喜欢读。可是他马上就要继任大理皇帝位置,去靠宋国的科举,岂不是很有损国体?
如果他还是王子就好了,也不是没有小国的王子因为仰慕中原文化,参与科举。
可惜,科举时间还有两年,而父亲今年年底就要出家了,时间上来不及。
算来算去,黄药师最有希望的,当然如果段智兴劝住了大理皇帝,他是最有希望的。
毕竟他以大理皇储身份参加大宋科举,只要才学过得去,皇室和朝廷会为他大开方便之门,进士是绝对的,三甲也比普通生员的机会要高得多。
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直接参加会试的人。
其余四人,若要参加,还得从秀才考起。
大宋读书人无数,读了一辈子书,白发苍苍都没考上秀才的多得是。
石青璇这次将自己完全暴露出来也是突然产生的念头。
与其自己想尽办法逼迫黄药师一人,不如让他和其他人一起竞争,这样既免了自己和他多加接触,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时的黄药师对武功十分热忱,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忽视冯蘅多时,导致她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