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听到女儿的话,她大吃一惊。
“婳儿,此话怎讲?难道陛下对我们苏家有猜忌了吗?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他一登基就封了你为县主,说明心里还是有苏家的。”
苏婳被她一噎,心里生了怨。
母亲什么都好,就是拎不清,看不清局势。
像上一次,要不是母亲糊涂想和顾家结亲,自己又怎么会被迫碍于面子和顾公子碰过面。都是母亲害得,自己可以费了好一番唇舌才在庆阳郡主面前撇清干系。
要不是怕母亲再犯同样的糊涂,她还真不想来说一回。
“母亲好生糊涂,女儿这个县主也就是叫得好听。陛下真要是看重我们苏家,为何不提携父亲?纵然封了女儿为县主,也是个徒有其名的称号。女儿可有食邑,可有封号,可有入玉牒?”
苏夫人听她这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对。
没错,一个家庭的兴旺,岂是女儿家能撑起来的。就算是封女儿为郡主,那也还是要嫁出去的,挑不起苏府的大梁。
真的倚重,就应该给男人们加官进爵,委以重任。
苏婳观察着自己母亲的脸色,心里知道火候应该差不多,再添了一把。
“母亲,您可记得姑母还在世时,说过什么话?女儿可是记得,她那时候常对女儿说,可惜我不能年长个几岁,要不然就让我去宫里陪她。”
“对,你姑母是说过这样的话。那时候先太子比你年长许多,要不然你可不就是早早进宫去陪你姑母了。不过话说回来,说句大不敬的话,幸好你年纪小,否则现在就和太子妃一样,孤零零地住在东宫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母亲就盼着你嫁个好人家,夫妻两人和和睦睦的,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