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林月看看期待的儿子儿媳,犹豫不定地道:“要不,咱试试?”

既然都同意,骆长安当即拍板:“那就试试。”

骆华大喜:“那我们明儿开始准备。”

他拉开架势给他们讲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到时用在什么地方。

“矮桌,条凳,碗筷,大陶锅,小锅,炉子得有一大一小俩个,还有炭。”骆华掰着手指一一列举,“桌凳碗筷是给客人坐着吃米线用的。大陶锅熬骨头汤,可以用炉子一直煨着过去,到了县城就差不多了。小锅是用来煮开水的。有客人了,抓一把米线进小锅里滚一滚,捞起来浇上骨头汤,就可以了。”

骆荣想了想:“似乎不难?”

“本就不难。还能给配上小菜。”骆华微笑,“阿娘不是腌了一些酸菜吗?就用这个。万一别人吃着好吃,还能卖上一些。”

林月惊喜:“这个也能卖?”

“当然。不过主要还是卖米线。”骆华顿了顿,提醒道,“咱家里最难的,应该是运送。零零碎碎的东西加上骨头汤,再备上几桶涮碗筷的水,加起来可不轻啊。就算有板车推着走,也是够呛的。”

确实不轻。骆荣咬了咬牙:“累就累吧,大不了早点出发,路上多歇几回。”

方妍云顿时急了:“那不得累坏身子?要不咱就别做了吧?”

骆华有些想劝他们买辆牛车得了。再一想,这还没赚钱,谁也不敢冒这个险,只得作罢。

林月倒是想到什么:“大骨汤得提前熬上,没办法不带。可这洗碗的水,我们可以临近县城才去河边挑啊。我们进城的方向可是在上游,水干净着呢。”

把几桶水去掉,能减去差不多一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