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谢峥淡淡道:“县衙年久失修,野草杂虫多,索性放火烧了,也省了清理的功夫。”他神色愉悦,“恰好诸位乡亲如此热诚,乔某才刚到地方,乡亲们便每家捐献了两百两白银,修缮一个小小县衙及官邸,绰绰有余了。”

谁说捐钱了?谁说了?!

这分明是绑架,是勒索!

所有人瞪着这名新上任的县令,恨得牙痒痒的。

“对了,”谢峥想起一事,“乔某家贫,诸位乡亲们的儿孙既然要到乔某家里做客,那这吃穿用度……”

众人:……

绑架说做客,来堵人说迎接,烧县衙说他们会捐钱……完了他们还要给绑匪交伙食费???

太不要脸了!

第132章

虽然听着很欠揍, 谢峥却是真的在枬宁百里之外的州府开了个幼儿园。

哦不对,是幼儿学堂。

没错,这些孩子, 他压根不打算还回给这些人家。

起码,在他收服这些人之前, 他不会把人放了。

除了那些还在喝奶爬行、牙牙学语的奶娃娃, 他将那些人家里从四岁到十二岁的孩子, 全都抓了回来。

这么多孩子, 势必要有个地方安置。

为此, 他特地与祝圆讨论过该怎么安排。

住宿是一点。

他直接买了处宅子,所有房间改成通铺, 男女分住, 再送几个打扫、做饭的婆子, 再请上一名擅儿科的老大夫坐镇。

还有每隔三月换值一回的幕僚充当先生。

这学堂, 便齐活了。

当然,还有兵丁装成普通人隐在暗处护卫。

……

谢峥甚至连课堂内容都与祝圆商量好了。

思想政治课:让幕僚们介绍大衍朝的历史,并将重要年份、大事件背诵。

文化课:修习大衍朝的官话,背诵记忆好诗好词。四五岁启蒙班的自然是从千字文、三字经开始学。

除此之外,还有算数课、手工课、体育课。

这些懵懂的孩子犹自不知, 幕僚们便先头大起来。

谢峥的幕僚不多,擅经济的留在庄子那边,还留了几名擅布局运筹的给祝圆以防万一, 带到枬宁这边的,只有十来人。

每三月要到学堂轮值一次, 每次三人。算下来一人一年就轮一次。

听起来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