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承嘉帝看着台阶下挤在一块的脑袋,摸了摸下巴,悄悄走了下来混进人群里。

“……大致便是这些。”谢峥难得说这么多话,说完都觉有些口干了。

徐大人连连点头:“加了之后确实明晰许多。”他想了想,问,“但寻常人家如何得知这些意义?贸贸然加上去,是否会让大家误解?”

谢峥反问他:“徐大人看月刊之时,可有艰涩之感?”

徐大人回想了下,摇头:“确实不曾。”

“不能这般比较,”有位老大人站出来,“徐大人您饱读诗书,理解确实不难。寻常百姓本就识字的少,再遇到这些复杂的符号,岂不是更看不懂?”

“黄大人,在此之前您也不知道这些标点符号的意思,您看懂了吗?”

黄大人卡壳。

“这便是标点符号的意义了。标点符号是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句意文意,而不是让文章更复杂。有合适的断句,联系上下文便能理解其中含义。不明白标点含义的,多看几篇文章,自然而然地也能知道了。”

徐大人想了想,站出来:“一篇上好的诗词歌赋,美在韵律和对仗,若是加上标点,岂不是破坏美感?”

这问题谢峥还真考虑过,被丫头一通好怼来着。他轻咳一声:“徐大人多虑了,特殊体裁自当特殊对待。标点符号是工具,用之是为了方便阅读,不必在所有地方强求。”

众人面面相觑。

徐大人问:“那这标点仿佛有些鸡肋了?”

鸡肋?无知的人类!

谢峥差点把祝圆骂他的话翻出来,顿了顿,不答反问:“平日朝廷政令下达,各地官员是否需要断句,揣测其中含义?”

“这是自然。朝廷政令事关重大,若不仔细揣摩,出错了怎么办?”

谢峥视线一扫,看到人堆里的承嘉帝,怔了怔,朝他身后的德庆道:“德庆公公,可否借纸笔一用?”

德庆看向承嘉帝,后者摆摆手:“去吧。”

众人这才发现承嘉帝,纷纷退后,拱手告罪。

“诶,别管朕,继续,继续~”

好在小太监很快将纸笔送过来。

一行人索性移步旁边茶座。

谢峥直接在几上铺纸写字,以申请加印月刊册数为例,写了份简易奏折。

长句短句交杂,通篇辞藻华丽,读起来酣畅淋漓。

“殿下好文采!”徐大人赞道。

“徐大人过誉了。”谢峥看着那位黄大人,“黄大人看完此文,可知何意?”

黄大人盯着纸张琢磨了片刻,不确定道:“可是说,月刊受民众欢迎需要加印一事?”

谢峥点头,低头在纸张上加了几个标点,然后问:“黄大人再看,这般有何不同。”

黄大人再次低头:“不都是那些字——”

“不错!”凑过来的承嘉帝赞道,“这样清晰多了。”

徐大人也抚着长须连连点头:“清晰明了一看便知,且没有歧义,标点符号功不可没。”

“往日我人微言轻不好多言,趁此机会,正好与父皇、诸位大人建议一二,朝廷政令、奏折等办公文件,往后可做些适当变动。政令通达,上下一致,事情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