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耸耸肩,向加德纳太太道:“天知道我多想要一把明国的转轮手·枪。”

加德纳太太放下茶杯,“你已经有了两把遂发手·枪和一杆猎·枪。”

加德纳先生哀叹:“我宁可将我所有的珍藏通通拿去,只要能换一把转轮枪。”

夫妇两个的笑谈将内心惊骇又喜悦的伊丽莎白唤醒,伊丽莎白连忙顺着话问:“明国的转轮手·枪?比红制服们的武器还厉害吗?”

加德纳舅舅哈哈大笑,连忙说:“当然,当然!不仅手·枪,明国还有许多别的地方都没有的武器,只可惜他们政府的管治太严格啦,除了卫队,本国的普通人都不允许拥有。咱们的那些贵族老爷都得不着,整个伦敦大概只有圣詹姆士宫里藏有几把。”

加德纳太太摇头道:“果然年轻的姑娘们都喜欢红制服们,可要我说,除了个别人,大部分红制服们都不适合作为结婚的对象。”

这天晚上,关于明国的闲谈到此结束。从加德纳舅舅那里,伊丽莎白无法得到再多些的细情,可仅仅这些片面的滞后的消息,就足以叫伊丽莎白心潮澎湃——她只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种花国是强大而先进的,这就已经足够。

至于为何历史河流改了道,伊丽莎白想,这不着急,如果日后有机会能看到种花国的史书,相信总能发现些端倪。

或许是故国光明璀璨的未来平添了伊丽莎白的勇气,辗转反侧大半夜的她次日仍精神饱满,并向加德纳舅舅提出,想要尽快去往陶丽丝学院。

小姐们有进取之心,这是加德纳夫妇都愿意看到的。纵然加德纳太太有心想花几天带外甥女在伦敦逛逛,添置些时髦的衣裙饰品,也欣然把原本的打算搁置,遂了伊丽莎白的愿。

“听着,莉齐!年轻的姑娘们手头总该宽松些。”加德纳舅妈不容拒绝的将一个塔夫绸手袋塞进伊丽莎白手里。接着就撵她下马车,令车夫替小姐把行李箱搬下来。

陶丽丝学院不允许外人进入。加德纳先生早前已派遣男仆与学院沟通约定,此时学院已派遣一位中年太太等在门口。伊丽莎白与舅舅、舅妈告别,独自踏进了美轮美奂的陶丽丝庄园。

陶丽丝学院是一座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乡间庄园。拥有草木植物围绕、形状规则的大花园,塔楼、山墙、栏杆和烟囱都带有典型的古典风格。宽敞庭院的正中是主楼,主楼外墙壁上有大量巨大的玻璃窗,主楼两侧又各有一个大院子,“东边是马厩,西侧是厨房和其他服务房。”那位女士,来接伊丽莎白的普兰太太介绍说。

还未进主楼,伊丽莎白已被这件乡间别院的豪奢所震惊:直到最近她才知道,现如今的英国政府会向境内所有住户征收窗户税,免征额仅为九个,就连地窖的入口也计为窗户的情况下,超出的越多税率越贵。不光如此,玻璃虽然不再是奢侈品,可大块的玻璃依然很贵,而且此时安装玻璃窗的工序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工。仅主楼的这些玻璃窗,就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

“小姐,请这边来。”普兰夫人也在暗暗打量伊丽莎白,见她看到学院内部只流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心里暗暗为这位小姐打上了个沉静稳重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