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宁向朗不信鬼神,但很尊重别人的传统,所以坐在一边认真地听着。</p>

相比国外系统化的宗教教义,华国人的信仰非常淳朴:开灶时拜灶爷爷、开山时拜山神等等等等……与其说是信仰,还不如说是寄托了自己的期盼。</p>

冯秋英显然认真地研究过对方的习俗,跟对方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很投契。</p>

宁向朗眼耳并用,抓住机会学习冯秋英展现给自己的“经验”。冯秋英既能全心全意地提升自己的技艺,又能带动这个曾经非常贫困的山城走出困顿,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肯像现在这样了解“老朋友”们最根本的期盼。</p>

无论是艺术还是经济,最需要了解并理解的就是这样东西——你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按着它来。</p>

顺应需求,必然会成功。</p>

冯秋英送走竹农后就看见宁向朗若有所悟的神色,他笑着打趣:“师兄信里说得没错,你这家伙果然会抓住一切机会‘偷师’。”</p>

宁向朗喊冤:“我这可是光明正大地旁听,哪能说是偷师!”</p>

冯秋英哈哈一笑:“你真是像极了师兄。”他招呼宁向朗坐回原位,“这次你跟哑子过来是有什么事吗?”</p>

宁向朗简单地把瓷艺赛的事向冯秋英说清楚,并提出邀请。</p>

冯秋英说:“就知道师兄不会白白把得意门生派过来,”他沉吟片刻,点头答应,“我跟这边的人交待点事,回头就跟你回去。这大概要花点时间,所以你在我这吃个午饭吧。”</p>

宁向朗爽快地应道:“好!”</p>

冯秋英也不跟他客气:“家里还有不少食材,麻烦你跟哑子动动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