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陈冬顿了顿,有趣地笑道:“你不是广城本地人吧?”听口音就知道了,倒是有点像京片子,在广城难得少见:“我叫陈冬,你今年几岁了?”</p>

肖逸苦笑道:“怎么每个人都喜欢问我几岁呀,我……”他顶着这身皮特别扎心:“十三岁了,不是广城本地人,北京来的。”然后喊了声冬哥:“旁边那位是阿姨吧,瞧着真年轻。”</p>

“你年纪真小,怎么一个人开车出来玩?”徐鸥听见自己坐的这车司机才十三,脸上不无惊讶,她险些要叫自己的儿子下去开车。</p>

“天气热呀,出来溜达溜达。”认真说起来一言难尽,所以肖逸干脆不说。</p>

陈冬嘴边一直隐隐带着笑意:“以前一直听说北京人圆滑,能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p>

“哎哟,是嘛,这你就抬举我了,我还真不圆滑。”肖逸心想,他上辈子含着金汤匙出世,千万人追捧,就不知道圆滑是个什么东西:“至于能侃,也就一般般了吧……”他认识的人,都比较能侃,不乏名嘴和名主持。</p>

徐鸥看了看腕表,时间还来得及,才四点半左右,她突然就好奇:“你多少点放学?今天不是礼拜天。”</p>

“我没上学。”</p>

肖逸的回答令徐鸥皱起眉头,因为她是个人民教师:“你小学毕业了吗?”如果小学毕业,然后选择不继续读书,尚还说得过去。</p>

徐鸥的问话肖逸无法回答,他在这个时代没读过书,可是上辈子已经大学毕业了。</p>

这种沉默被当成不好意思回答,陈冬对母亲道:“妈,读不读书又有什么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p>

徐鸥:“还是要读书的,读书改变人生。”</p>

“阿姨说得对,读书使人明智,没读过书的人容易愚昧。”肖逸嘻嘻哈哈地带过去,转移话题道:“ 两位的火车几点,我看看赶不赶得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