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 巨款

八零后重生日常 星洁 1998 字 5个月前

徐宁玉迈着小短腿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带着余编辑和魏校长来到家里。王梅正一边带孩子一边看电视,见来了两个穿得像干部一样的陌生男人,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邻居,有些惊疑不定:“什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魏校长忙笑着解释:“您是徐宁玉的母亲吧?我是四十八中的魏校长,这位是《儿童文学》杂志的余编辑,来跟你家徐宁玉谈他投稿的事。”

王梅一震,激动地心想:编辑该是国家干部吧?大干部竟然亲自找上门来,徐宁玉真写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她赶忙热情地招呼人进来坐,又拿出茶叶盒和茶杯,给他们泡茶。

余编辑把一网兜从家里带来的苹果放在桌上,忙客气道:“冒昧上门,给您添麻烦了。我过来是想和徐宁玉小朋友谈一谈他写的《小淘气上学记》这篇稿子。徐宁玉小朋友很了不起,他的这篇小说我们杂志社已经决定采用了,只是对后面的内容还有些疑虑。”

余编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复印件,低头看向徐宁玉,和颜悦色道:“徐宁玉小朋友,你这篇小说总共要写多少字,你有打算过吗?”

徐宁玉没吭声,看了余编辑一眼,看看门边围着的一群人,再看看魏校长,大眼睛忽闪一下,魏校长瞬间明白了。他暗笑一声:这个小机灵鬼!站起来走到门口,对邻居们说:“各位街坊,实在不好意思啊,要谈点事情,回头再跟大家聊。”客气了几句,道了歉,把人都劝走了,关上了木门。

虽然关上门也没法完全隔音,但好歹不用再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万一谈了什么要紧的事,所有人都第一时间知道了。徐宁玉最不喜欢着时候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他稍微安心一点,就告诉余编辑:“总字数大约在七八万字左右。”对于全文字数,他仔细做了大纲,心里早有计划。

“这个长度挺合适。”余编辑点点头,又问,“那不知道你写作速度怎么样,目前除了投稿的这一万字,还有完成一部分吗?”

“我每个星期能写一万字,目前已经完成了大约四万字。”

已经完成了一半,那连载基本不会出问题了。余编辑稍微放心了一点:“那能让我看一看后面的稿子吗?”

“可以的,不过还有两千多字只打了草稿,还没有誊抄,您稍等一下,我去拿。”徐宁玉快步去了次卧,把已经誊抄好的三万字稿子和所有的草稿都拿了出来。

余编辑仔细看着草稿。上面修改的痕迹很清楚,能够反映作者的思路。加上刚刚徐宁玉和他对答非常流利,能看出这个男孩非常早慧,他已经能够确定是本人创作。后面的质量也没有下降,他越发放心了。

了二十多分钟把故事浏览了一遍,余编辑满意地点头:“非常好,徐宁玉小同学,感谢你向我们杂志投稿。不出意外,下一期就能登载了。已完成的部分可以都交给我,至于稿酬,”

徐宁玉立即竖起耳朵,只听余编辑继续说:“目前我们国家规定,原创作品稿酬最高是千字二十元,我暂时只能你这个数目。但如果作品反响好,我保证会提高稿费。”

虽然国家规定最高只能给千字二十的稿费,但其实很多畅销的报刊杂志并不会严格遵守这个规定,而是会通过自行提高稿费来吸引作者投稿。

《儿童文学》是销量数一数二的儿童刊物,对质量不错的作品都会给最高的稿酬,长篇小说在连载的过程中如果反响好,拉动了销量,还会再提高。至于特别受欢迎的作品,稿费提高几倍也是有的。不然作者后期不写了,或是被其他杂志社挖了墙角,那他们损失就大了。

徐宁玉这才知道,国家对稿费的数目还有规定。他毕竟还是个新人,千字二十已经很满意了,而且人家编辑这么远亲自上门来,非常有诚意,徐宁玉就点头:“誊抄好的部分余编辑可以带走,后面的部分我也会尽快完成。”

“那太好了。”跑一趟就敲定了一部好作品,余编辑心情非常好,当场就打开公文包,掏出了几张百元的钞票:“这是前面四万字的稿费,其余的部分要等刊登后补齐。”

徐宁玉没想到,余编辑竟然当场发稿费,饶是他一向淡定,看着那一张张绘着四位伟人像的蓝票子一时间也都有些发愣,旁边王梅和徐馨宁更是接连发出了两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