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见面

八零后重生日常 星洁 1947 字 5个月前

一个年轻女人跟在徐建兵后面进来,也站到了床边,徐宁玉的眼神一下子犀利了。虽然年轻了很多,这个长相确实是他的继母王梅。

王梅这时候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发胖,身材很苗条。当然这个时代胖人才少见。她穿了身崭新的红色缎面袄子,头发挽在脑后,露出一张瓜子脸,长相还算清秀。

徐宁玉仔细看了几眼,可惜他带着上辈子的情感,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长相刻薄可憎,干脆转过脸去不看她。

徐馨宁在收拾东西,最后才进来。见弟弟只穿了毛衣,她快步上前,拿起小棉袄给徐宁玉套上。他们这里属于我国中部偏北地区,这会儿天气还冷着,这么小的孩子可受不住冻。

王梅刚刚没有想到帮忙,这时候再过去会显得更刻意,她就没有动弹,笑道:“回来小玉睡着了,也没仔细看。名字像女孩,长得比女孩还漂亮。瞧这眼睛,真大。”

徐宁玉和徐馨宁的名字都是他们生母取的。他们的母亲毕业于淮水市师专,因为姥爷在西桥煤矿上班,就分配到了位于西桥煤矿的矿四十八中当老师。母亲喜欢《红楼梦》,有颗浪漫文艺的心,给子女取了这样略显文青的名字。当然了,这个年代的知识青年少有不爱好文艺的,朦胧诗在当下非常流行。

徐建兵明显不想提名字的事,对王梅说:“把带回来的菜热两样,也该吃饭了。”

王梅“哎”了一声,转头就去了厨房。徐馨宁比较细心,怕王梅对厨房陌生,小声和徐建兵说:“我去给阿姨帮忙。”

八五年的农村普遍还在用土灶,矿上条件不错的家庭已经用上了电饭锅、电炒锅之类的电器了。而且这时候都是火力发电,很多煤矿附近都会建有电厂,电厂需要烧煤,为了和煤矿搞好关系,矿上用电都不要钱。

没接触过电器的人当然用不习惯,王梅这会儿就站在厨房,对着电炒锅犯难,幸好徐馨宁很快跟了过来。

这么一个小女孩,倒是比自己懂得还多,把自己衬得越发跟个土包子似的。王梅撇撇嘴,心里有点泛酸:托生在城里就是不一样。等她把户口迁过来,她也是城里人了。想到这,王梅又抬起了脑袋。

徐建兵没有考虑过这些,他一天没见到儿子了,看着小家伙的胖脸就喜欢。把外面的军大衣脱了挂到衣柜里,他只穿着里面黑色的毛衣,就抱着徐宁玉来到了客厅。

“儿子,中午吃了什么?”徐建兵一边逗着徐宁玉说话:一边站到五斗橱前,把那台十六寸的彩色电视机打开,转到中央台看新闻。

徐宁玉现在没有人权,只能忍受着被随便抱来抱去。他说话还有点费力,就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冒:“蒸、鸡蛋。”小奶音倒是挺清楚。

“早上一瓶牛奶都喝了,中午蒸了两个鸡蛋也都吃光了。”徐馨宁在厨房里补了一句,徐建兵满意地点头。不管哪个年代,家长都喜欢孩子能吃,吃得白白胖胖才好。

饭桌上很快摆上了一大盘红烧鸡,一碗四喜圆子。中午这顿喜酒,徐建兵交给他母亲小半个月的工资,二十多块钱,鸡鱼肉蛋都买得多多有余,摆了两桌也没吃完。他就捡了几样没动过的干净菜,用铝饭盒装了带回来。孩子留在家里一天,也没吃上席面,着实委屈了。

徐建兵先给徐宁玉夹了块鸡肉,放到他专用的塑料小碗里。土鸡肉本来就老,烧得又不太烂,徐宁玉咬了口鸡肉,发现自己根本咬不动,小脸皱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