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 元何以灭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072 字 2022-09-04

这简单的一句“元何以灭”,里面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了,绝非一般的学子能言明的。

别说是一个孩子了,就算是国子监里的太学生,也未必能说的清楚。

可是,就这么一个孩子,才四岁多一点的孩子,竟然侃侃而谈,直指元朝时政的利弊,着实的吓了他一跳。

他现在心中,砰砰的激烈跳动,也幸亏他没有心脏病,如果是有的话,恐怕已经突然发作,命归黄泉了。

郑长生开口太吓人了,简直是细思极恐。

就算是八十老翁,饱学大儒也未必能有如此之论调啊!

“元朝之所以短命而亡,主要的问题是在于一个重要的问题上摇摆不定,那就是到底走什么路线的问题。

元朝的创立者忽必烈,是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所以,在他当政的期间内,政治形势还算是相对的稳定。

忽必烈是一个蒙古族人,虽然是靠着马上得天下的,但是他对汉文化极为的推崇,元朝的国号就取自《易经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不过他去世之后,元朝的统治者,就在路线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一派坚持以蒙古为基础的政策,奉行蒙古族为上,其他种族为劣的观点,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尤其是压榨汉人。

另一派则是认为应该延续忽必烈的路线方针,以中国广大的汉人为基础,采用儒家治国的策略。

这两个派系从在朝堂上的争论不休,发展到了兵戎相见,互相残杀。

忽必烈去世的短短三十九年的时间内,换了九个皇帝,就可见朝堂争斗何其之严重。

中央政局的极度不稳定,就为元朝的覆灭埋下了祸端,导致了元朝总体实力的衰落。

后来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态,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元朝的统治者,还在为路线的纷争而内斗消耗着。

严重的内斗消耗,使得当年不可一世,横扫天下的蒙元铁骑已经变的不堪一击了。”

就算是方克勤自己,当年也只不过是从为政、为民方面去陈诉各种利弊得失,可是郑长生这孩子,竟然从根本上,从宏观上发表论述,直击要害,一语中的。

现在想来,犹自震撼不已,甚至都有点心惊胆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