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司徒的大计划

而朝廷到来后,非但没有让这里的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

反而让百姓成为了奴仆,每天出去拾荒,给朝廷和朝廷的军队提供食物,更加苦不堪言。

此刻在洛阳城中。

朝廷百官也没有屋子住,只能住帐篷。

一片帐篷,包围着已经成为废墟的皇宫。

还依照规格,官位越高的帐篷愈大。

最大的帐篷,就是司徒王允的。

如今王司徒,是百官之领袖,皇帝之导师,朝廷的规划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这样的身份,让王司徒每日里会议不断,所思所想皆是军国大事。

今天也不例外。

王司徒这里已经聚集了几十位朝廷官员。

帐篷里露着返潮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席塌,许多官员都是拥挤在一起。

这让帐篷里面的气息变的浑浊,难闻。

这些朝廷尊贵的官员们,想起昔日的锦衣玉食,尊贵的生活,感到十分的苦难。

反而激励了斗志,要找回以前的日子。

“大家静一静。”王允招呼一声,就说道:“现在诸侯里面,只有曹操和袁绍来了,其他诸侯都没有来。”

今天商议的是一件重要事情。

既然其他诸侯没有来,肯定是不愿意迎接皇帝和朝廷。

那么到来了两位诸侯,皇帝和朝廷应该跟着谁走呢?

以王允的意见,更加倾向于曹操。

“诸位以为如何?”他问其他人是个什么意见。

帐篷的角落里面,一个年轻的官员一直默不作声,好像隐形人一样,就和不断发表意见的人不同了。

这个人叫荀攸。

荀攸在这些人里面,地位不算太高,但却是最有能力的。

历史上是曹操的谋主,他的军政策略灵活多变。

在人才济济的曹魏阵营,拥有司马懿、贾诩、郭嘉、荀彧的阵营中能成为谋主,可见其能力。

荀攸仔细看了看这里的百官,仿佛随意对身边人道:“那是林大人吗?”

“不是,那是阚大人。”

“哦。”荀攸假装不以为意,转过身去,从怀里摸出来一份名单,放到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字。

他眼睛有毛病,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除了自家的几个人外,其他没有人知道。

仔细看了看名单后,荀攸放回了怀里。

眼神越来越不好使了。

荀攸很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瞎了。

通过这份他自己做的名单,也就知道今天来百官里面,有二十来个人都不在,而这一批人,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顿时便知道是王允故意所为,没有叫这批人来。

这时候马日磾说道:“王司徒,那曹操就不想当权臣了吗?”

王允神态从容,连续说出了自己的全部布局,道:

“马大人说的对,诸侯现在都不值得信任。但现在洛阳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若是粮草耗尽的话,军队一定会混乱的。”

“我们必须去一个地方,那些不来的诸侯,我们肯定不能去他们那里的。”

“我们若是先假装答应曹操,进入颍川郡后,自己选一个地方,运用好杨奉的三万兵马,自立重建社稷。”

“然后封曹操一个侯,让他成为直隶的诸侯,成为朝廷对外的屏障,切断他进入朝廷成为权臣的路。”

“而杨奉不是诸侯,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权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杨奉培养成为朝廷对曹操的屏障。”

“颍川郡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有许多支持朝廷的士族。”

“朝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百官听到后,不禁连连点头,深感王允不愧是百官之领袖,皇帝之导师,朝廷的规划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