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天的时间里,钱父将攒的竹篾用完了,编出的东西摞成一摞,除去自家要用和送老宅当孝敬的外都会拿到集市上卖钱。</p>

钱宝幺在此期间跟着学了一手,但真正出自她手里的却没几个,被钱父都留下说自家用,舍不得卖出去。</p>

如果不是她编出的那些看上去还可以,钱宝幺都要觉得这是钱父在给她描补。</p>

“啥时候去卖?过两天就是赶集日啦,到时我一起过去帮忙。”钱宝芝这时候跃跃欲试道。</p>

竹篾编完,确实要去卖了,谁知钱父听到大闺女的问话却摇摇头。</p>

“还没写字,写上字才卖的快,等等我去找人来。”说着钱父就急忙出去了。</p>

姐妹俩对视一眼,双双一头雾水,不明白钱父要在那些箩筐竹篮上写些什么字。</p>

钱宝幺倒是想说自己识字,写字应该也没问题的,但这明显不符合她现如今的人设,所以也就只能把话咽回去了,打算找机会学习一下认字,以便把她识字的能力表现出来,不然等以后哪天若是不小心暴露出来,到时候就难以解释了。</p>

两人在院里等上片刻,结果等到钱父一脸笑地回来,后面还跟着个卫钢蛋,对方手里拿着一沓红纸,连笔墨都有一份,准备的十分齐全。</p>

“爹,你不会是找他写吧?”钱宝芝指着进门就一副乖巧大猫模样的卫钢蛋惊讶道。</p>

钱宝幺心里有了点猜测,暂时没出声,不过心里的惊奇也不是没有的。</p>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文化普及率远不如后世高,所以能够读书识字的人特别少,更被提是在乡下地方了,一个村子能找出两个认字的人就不错了,一个是管婚丧嫁娶录书的老先生,一个是需要记药方子的土郎中,其他人几乎都是睁眼瞎。</p>

而现在,钱父带卫钢蛋回来的举动却明晃晃地证明,后者是念过书认识字的,且还会写毛笔字,而能被钱父瞧中,说不定人家还写的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