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夏县令稀里糊涂:“那怎的又跟祁家扯上关系了?”

还好夫妻多年,夏夫人还耐得出来性子跟他聊:“听说祁家还未获罪时先帝给祁家三郎和陈娘子赐的婚,如今祁家获罪了,陈娘子也要履行婚约,便跟了来照顾长辈,啧啧,咱儿若是能寻这么一个有情有义又家底丰厚的老婆的话,那真是立时三刻闭眼了也当得。”

儿女情爱什么的,夏县令不感兴趣,他感慨的是另外一件事:“宋太师不是一心一意扶着今上上位的么,怎么又将外孙女嫁给祁家,莫非这祁家还能翻身不成?”

他这么一说,夏夫人立马态度不同:“是啊,结亲可是两家之好。这么看来,老头子,你到时可得好好待那两位祁家少爷,万万不能有个闪失,再说了,咱儿子如今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到时候跟两位交好,说不定也能落个前程呢。”

说起儿子,是老两口的一个心病,夏县令妻管严,老婆不让纳妾,好不容易年纪大了才有了个儿子,宝贝的紧,如今才十几岁年纪,夏县令老恨自己很快就要致仕了,到时候无人照应儿子只怕自己儿孙要沦为贫民。

想到这里,夏县令喃喃自语:“天不绝我夏家,谁曾想山穷水尽却有了贵人。”

一番夜谈,老两口瞬间改变了方针:要善待祁家公子。

因而当祁非云和祁非池两兄弟相继到潮州府以后,感觉到的,就是来自官方的善意。

先是那一顿杀威棒居然推迟了,大宋的律法:若是重刑犯人,押解到流放地的第一天,就要来一顿杀威棒。数量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有的犯人一路颠沛流离一身伤病,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一顿杀威棒,打得魂飞魄碎,重伤在身,一命呜呼的不在少数。

因而当早就做好准备的祁家兄弟听到夏县令说:“如今两人都有伤在身,且等养好了身体再来领棒,先寄下。”时简直面面相觑。

第123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推迟总是好事,总不能你出言提醒县令这不和规矩吧?于是两人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等着夏县令安排他们去牢狱报到。

这关押在哪里也有讲究,若是提前塞了钱,县令就给你去了枷锁;若是再塞些钱,就派去做些军中杂役,甚至连监牢都不用再蹲。照着这个优待的趋势,只怕他们连收监都不用了。

果不其然,那夏县令抚着自己的山羊须半天,说:“如今县中有一处民兵营日久失修,就罚你二人去那里修补。”

两兄弟唱了个喏,自去了。出了县衙,那带着他们过去的县卒点头哈腰:“两位爷,这边请。”

这也太客气了吧?两兄弟充满狐疑,没走几步路就去了民兵营,那县卒忙将两位的枷锁镣铐都取下来,说:“既然以后要干活,少不得要去掉这些束缚。”

祁非池觉得自己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