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接下来是配置红油钵钵鸡的浸汤了:热锅冷油,放入豆瓣酱,小心翻炒,万万不能让豆瓣酱糊在锅里,因而火开的很小。再加入葱段、生姜片、丁香、桂皮、香叶、八角、陈皮、茴香粒、草果慢慢翻炒,待到炒的香味都冒出来时,在刚才煮鸡的卤锅里舀两勺卤鸡汤,最后倒上刚才配好的红油。

红汪汪的红油汤就做成了。这时鸡也煮熟了。小满取出鸡,在冷开水中浸泡片刻,这样做让鸡肉紧实,口感更好。

小满快刀剁柴鸡,几下的功夫就把两只鸡剁成了碎块,一帮丫鬟在旁边鼓掌呐喊,栀娘洗了竹签子拿过来,照顾大家伙围坐大桌子旁,洗干净了手,动手将这鸡肉、鸡内脏并各种蔬菜搭配着串到竹签子上,再浸到红油鸡汤里,小火煮得冒泡,这才熄火,又泡了办个小时,这时间里焖米饭,炒配菜,几个丫鬟打着下手热火朝天。

待到吃晚饭的时候,几个丫鬟按着规矩,将菜和饭先端给小满和栀娘,小满笑道:“我这里就不用你们服侍了,赶紧去吃你们那份。”,丫鬟们虽然个个眼睛发亮,但是仍旧不慌不乱行礼道谢才鱼贯退出。

栀娘的手就迫不及待伸出去了,那鸡肉早就在卤汤里煮得皮酥肉烂,浸在红油鸡汤里又加入辣椒和各色香料的味道,口感层次丰富,栀娘吃一口就停不下来,边吃边点评:“小满,这个红辣椒果然好吃,便是我吃惯了小米椒,仍然觉得红辣椒天下第一。”

小满掩嘴笑:“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红辣椒比小米椒还多一种口味,小米椒只是一味的辣,但是红辣椒却除了辣之外还带着一种香,用热油泼过以后愈发的香气四溢,让人欲罢不能。”

栀娘以“啊呜”一大口回答了她。

小满吩咐吃的肚皮饱饱的丫鬟们将辣椒都搬运到库房,再三叮嘱了高壮两口子要保持库房干燥。

翌日,小满将火锅店整体都换成了红辣椒,红红的辣椒漂浮在汤锅中,给人视觉刺激的同时让人吃着比青辣椒口感更丰富,如此,火锅店又生意大好,每日里居然还有那富人嫌排队人数过多,遣了自己家奴仆来排队的。

却没想到还有一大波食客要求保留原来的小米椒锅底,小满目瞪口呆,原来口味的培养居然这么重要。小满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药草滋补锅、鸳鸯锅、三鲜锅等多种口味,照顾到了各种人的口味,更加受欢迎。

便是那鹿鸣苑里也时常有风雅之士问起,小满又计上心来,定做了一些铜制珐琅掐丝炭火火锅,趁着如今秋天,做了些菊花滋补锅底,走风雅路线,若有豪情万丈的客人强烈要求吃麻辣火锅的,倒也不急,小满将鹿鸣苑外院东厢那一排厢房都整修的窗户通风极好,火锅煮完以后,便有专门的小厮来给客人熏香驱散去身上的火锅味道,打起窗帘门帘迅速拿大蒲扇加速空气流通去除屋里的火锅味,当然,价格也不能低了,小满心中默默想,没办法,人力成本太高。

如此下去毕竟不成办法,火锅迅速得到各个阶层的喜好,麻辣火锅脚店无法设置贵宾座,鹿鸣苑虽然是面向高端人群的,但毕竟没法专卖火锅,小满寻思着等到生意再好一些,攒足了钱再去开一家高端火锅店。目前攒的钱倒是有一些,不过小满想先开蛋糕店。

第65章 珍珠奶茶

秋高气爽,青娘子拎了一个自己做的烧猪头过来鹿鸣苑找小满和栀娘玩,栀娘看见她穿着一身玫红色小袄,配着一条蜜合色长裙,同色的对襟褙子绣着蝶恋花花样,腹间一道明黄色“腰上黄”与她鬓角的黄色菊花交相辉映,手里却拎着一个大猪头,反差明显,不由得指着她咯咯咯笑起来。

青娘子不明就里,困惑的理理头发,抚平了裙角,仔细打量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笑之处,却越发引得栀娘笑起来。

小满走过来,示意锦书接了青娘子手里的猪头,笑着招呼道:“青姐姐,过来了?”再看青娘子一脸莫名其妙,小满嗔怪栀娘道:“这丫头,又作怪了,想必是看见姐姐如花似月的一个人儿却拎着一个猪头,因而取笑姐姐。”

青娘子恍然大悟,跑去要撕栀娘的嘴:“这丫头,竟然连姐姐都敢取笑?”,栀娘笑来笑去的躲,两个人闹了好半天,青娘子方才收了手,理了理乱了的鬓角,问道:“小满在忙什么?怎地我俩玩闹她也不来?”

栀娘边招呼锦书赶紧将猪头切片摆盘上来,边满不在乎的说:“小满在算钱呢,如今她想开个糕饼店本钱不够,因而天天儿在纸上写写算算,也不知道鬼画符些什么。”

小满心想,什么鬼画符,那可是后世的会计记账法,便捷、省事,谁用谁知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乱账了。只是再怎么算,也没办法多算出一分钱啊。

青娘子眸中神色微闪,沉吟良久,方才说:“小满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若是不嫌弃,我拿出一部分钱,我们合资如何?不瞒你说,我这些年自己赚了些钱财,存在钱庄里却还要给钱庄付钱,让我心疼不已,若是自己放在家里,小门小户又担心有贼人,不若我们俩合起来开一家店,经营由小满来,我只做个分利的财主,岂不美哉?”

小满茅塞顿开,原来宋代就有入股的概念。如此却好,小满解决了启动资金不足的难题,青娘子解决了投资无门的难题。于是也不拒绝,笑道:“姐姐若是信得过我,那我就好好开这个糕饼店。”

只是这家糕饼店小满想走中高端路线,自己有一千五百贯,青娘子那里有一千贯,两个人加起来有两千五百贯,开一家低端的脚店紧着是够了,但是若是想在繁华地界选址、装修再高大上一些,却是欠缺些。

没想到瞌睡遇上递枕头的了,没过两天竟有一位熟人登门,这熟人是谁?正是陈小满在潭州时结交的潭州知州夫人宋夫人,却还带着石头叔和石头婶两位。原来宋知州任期已满,进京述职,要等在汴京城中一阵子,那宋夫人的婴孩如今已经一周岁,身体康健,宋夫人因此极为感激小满当初给她做过些的那些个滋补汤食。此番来京中,就有几份想寻找小满的心思。谁料到了京中,宋大人和几位也在京中的恩师、同年喝酒应酬时得知如今京中最风雅之地叫做鹿鸣苑,是一位陈娘子开的。宋夫人心中一动,特意派了丫鬟水仙去探听,没想到打听到小满,因而租好房子整好行李就租了车轿来鹿鸣苑拜访小满。

两下见面自然一番惊喜,诉过别后场景,宋夫人却将两个人叫上来,小满一看就愣了,石头叔和石头婶,只是石头叔原来黝黑的脸上满脸伤痕,石头婶原本白皙的面容如今满脸蜡黄,显见得是吃了大苦。小满上前一步攥住石头婶的手:“婶子,这是怎么?”

石婶苦涩一笑:“我娘家嫂子随着县令迁去了别的任上,我们就没了送菜的活计,本来日子非常难过了,谁料雪上加霜,双溪村的里正看上了我家的几亩河川里的水田,抢占了去,你石叔气不过去县衙里告状,反被污蔑打了五十威杀棒。我不待他伤好就收拾行李去了潭州,求到了夫人那里,夫人仁慈,看在我嫂子在老夫人跟前有几份体面的份上,收了我们做了奴仆。”

小满唏嘘不已,古代法制极为不健全,权利比律法更有效力,甚至在穷乡僻壤,宗族势力比权利和律法更强大。便是自己一家人,也是在沅江码头被逼得待不下去,只能去潭州。而且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卖身为奴是最好的选择,石叔和石婶从某种程度上还是幸运的,毕竟他们卖身为奴的对方是宋夫人,她为人仁慈,明事理,至少石叔和石婶的安全和温饱都得到了保证。

宋夫人见着鹿鸣苑青砖铺地,雅致讲究,不住的点头。小满带她去了一个讲究的齐楚阁,命锦书上了些点心香茗,两个人聊些别后的情形,小满说到如今自己想再开一家糕点店但是苦于成本不够,宋夫人大感兴趣,道:“你做饭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再看你开的火锅脚店和鹿鸣苑俱是红红火火的,想必你做老板也必是有章法的,我这里倒是想寻个生钱的门路,你看我也入一份子如何?”

小满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收了她一千贯的入股。次日便去跟青娘子说了,兴致勃勃:“如今我们便是本钱也够了,而且加上宋夫人的官眷背景,我们便是行事也腰杆硬一些。”,青娘子心道:陈娘子啊,你还是太年轻,你之前没有背景,麻辣火锅脚店和鹿鸣苑是怎么立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