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杜孺人忙收敛神色,低头道:“是,妾身谨记殿下教诲。当时只是想着以前在文杏殿见过几面,突然没了,心里有些不舍,故而才去看了,也算是送她一场。”

宇文攸听她这样说,不豫的神色稍霁,“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回头我跟王齐说,让他亲自去一趟太医院。”

杜孺人脸上露出笑意,忙道:“妾身替刘孺人谢过殿下。”

宇文攸瞥她一眼,大步离去了。

杜孺人等到宇文攸走出了院子,这才移步向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冲婢女丢了个眼色,婢女会意,向院中方才传话的小寺人堆起笑脸来,轻声道:“小公公,方才进来的时候,奴婢在院门口遇见一位大人,看见他的帕子掉了,本来想叫住他,又怕殿下在里头用功,突然高声呼喊,打扰了殿下清静,故而就先收下了,烦请公公将此物还给那位大人。”

小寺人接过婢女递来的手帕,看也不看便揣入怀里,“好说,就是不知他何时会再过来。”

婢女忙道:“怎么,他不是咱们府里行走的幕僚吗?”

小寺人道:“怎么不是,他可是大将军亲自举荐给咱们殿下的,据说还是王妃的表兄。只是他常在外面替殿下办事,就是过来,也是在前面,平日里不常到书房这边来。”

婢女点头,“原来是这样。”

杜孺人在一旁听到,心里默默思忖,想不到那人竟会是李汝宓的表兄!

同样生而为人,就算自己生得不比李汝宓差,可命却比她差了好多,她既有中用的父兄在边疆建功立业,又有表兄在府里替殿下筹谋划策,偏偏殿下还那么宠爱她。

自己呢?只有借着刘碧波生病,才能厚着脸皮来见殿下一面,还差点碰了钉子。

杜孺人想到这里,心头涌上一阵苦意和不甘。

且说宇文攸出了书房,便向文杏堂走去。

这两日老太后病情稳定,李汝宓也回到了府中,此刻正在西进间窗下看话本。

潘氏立在旁边细细地回话,“奴婢又问过秋蝉了,她说那天两人本来好好地看斗鸡,琴儿忽然内急,说要找个地方小解,那边没有茅房,秋蝉看见远处有假山,就指给了她,琴儿就跑去了,后来过了很久她也不回转,秋蝉便过去寻她,就寻不到了。”潘氏顿了顿,又道:“小姐,时隔这么久了,秋蝉前后两次的话还能对得上,应该不存在瞎编的可能。”

李汝宓摇头道:“我不是怀疑她编谎话,我是怕她当时吓住了,忽略了什么细节,所以才让你再去问她。”

潘氏点头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奴婢还想着小姐怀疑秋蝉呢。”

李汝宓撂下话本,抻了抻宽大的袍袖,“事情过去了这么许久,既然今天再一次问过秋蝉,还是没有任何新的线索,也不好一味地揪着不放,弄得府里人心惶惶,何况还跟赵王府有关联。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你吩咐下去,以后都不要再提了。”

潘氏有些诧异地瞥了李汝宓一眼,“是。”她本来以为李汝宓会一直查下去,想不到这就丢开手了,看来李汝琴这个便宜妹妹,李汝宓也没多放在心里,想到这里,潘氏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