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那就试试。朝廷每年用那么多银子养他们, 不是让他们闲在家里遛鸟斗蛐蛐。”
“明年亲征不让他俩去了?”康熙问道。
刘彻仔细想想,朝中也有几个不错的武将,年龄大点的费扬古,年轻小将岳钟琪。而明年的战事,刘彻觉得可以让费扬古领兵,小将岳钟琪和大阿哥胤禔为先锋官。至于康熙的兄和弟,兄福全倒是可以当监军,常宁么,可去可不去,“让常宁去内务府吧。”
康熙懂了,“他若是不行?”
“立刻把他换下来。”刘彻道,“内务府的事挺多,但有例可寻,稍微上点心,不出半月就能上手。他若敢不尽心——”
康熙急急道:“你又要怎样?”
“他还没请封世子。”刘彻提醒道,“即便我不能卡着他的世子,他还有别的儿子,我不信他希望那些儿子到老都是光头阿哥。”
康熙不禁扶额,“你真不愧是刘邦的孙子。”这么无赖的招都能想得出。
“不是孙子,是曾孙。”刘彻道。
康熙:“朕懒得给你抠字眼。剩下那些人,等常宁过去再安排?”
“不用。”刘彻脱掉鞋和外袍躺在床上,“内务府冗官太多,从现有的管事中挑一些补上去就行了。”
康熙不想说他,“回头蔬菜瓜果没能及时送来,你可别嚷嚷。”
“他们不敢。”刘彻打个哈欠道,“你就瞧好吧。”
翌日早上,退朝后刘彻留下海拉逊、常宁、马齐和陈廷敬。前两个康熙能理解,后两个想不明白,干脆站到刘彻身边,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候,也能及时捂住他的嘴巴。
刘彻把人带到清溪书屋正殿,就吩咐常宁,从今天开始,他去内务府坐班。常宁当时就愣了,显然做梦也没想到他皇兄喊他过来,是任命他为内务府总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