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李钰早就有了决断,留梁简在王城为质,即便大战让兵权旁落,他人也不敢轻举妄动。</p>

李钰见梁简回话的态度有些淡漠,知道自己这个安排让他很不满,他不能把人逼急了,故作轻松道:“朕以为你会争取一二。”</p>

梁简的脸上飞快的闪过一抹讥笑,道:“陛下肯重用他是给大长公主面子,臣又何必阻拦他的锦绣前程。”</p>

李钰顿了顿,看了梁简一眼没有多言。他用自己的办法在梁简和梅争寒之间埋下一颗不信任的种子,就只等一个发芽的机会。</p>

梅争寒出战闽国梁简镇守王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大家对李钰这个决定感到惊讶。他把梁简放出来却不用他,反而有点扣押为人质的意思。大长公主本来打算把梅争寒带回漠北,李钰的命令一下便打消她这个念头。</p>

战事紧急,留给大家叙旧的时间并不多,梁简要留在王城,大长公主临走前把公主府交给他做为他在此地的栖息之所。</p>

梅争寒也要很快动身,临行前的一个晚上他和梁简谈了许久。不是情|人间的私话,而是梁简替他分析和闽国作战的事。他们和闽国对峙不是一天两天,杨君宁更是打过数次交道,闽国的蛊和虫人在战场上杀伤力极大,梁简不想梅争寒去冒险,原本该是他去战场,梅争寒留守后方。</p>

李钰乱了他的计划,不过也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只是需要稍作修改。</p>

“你去红叶城少不了盛雪几个姑娘的帮助,千万要保证好她们的安全,我在后方等你。”梁简嘴上说的冷静,心里却忍不住担忧,紧紧地搂着梅争寒不愿放手。</p>

前世丘桐内忧外患,多方割据,李钰又是个傀儡皇帝,下了大长公主和穆程手中的兵权导致北狄长驱直入占据漠北,在滇西以北一带安营扎寨不断进犯。滇西对战闽国被虫人凶猛扑杀连连失利,所以前世战争打的很艰难。</p>

这一世梁简避不开战乱,可是他筹谋了两年,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外战不会毫无招架之力。</p>

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会那么艰辛。</p>

翌日梅争寒孤身一人上路,他把从红叶城带来的护卫都留给梁简。战场上危机四伏,王城也不见得多安稳。梅争寒知道梁简有能力自保,但还是希望他身边的人手在多一点,最好能让他毫发无伤。</p>

战火一直从冬日延续到开春,梁简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地的战报,听音阁大半的力量 派出去往返战场和王城。梁简白天和朝臣在朝堂上争论战事,遏制他们想要谈和的念头,晚上又要应付李钰整理战况,一个人在偌大的王城里扛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p>

漠北和北狄已经形成拉锯战,双方各不相让,北狄没讨到好处,漠北的伤亡也不乐观。眼看开春回暖又到了水草丰茂的季节,北狄隐隐有了退意。</p>

滇西这边就比较糟糕,他们原本是两个战场,一个在红叶城,一个在虎牙口。可是随着闽国的推进和虎牙口悍匪的转移,他们最终形成统一战线对抗丘桐的军队。单崇飞也在梁简的调遣下和梅争寒率领的锦城军汇合建立统一阵营。</p>

江南的情况稍微好一点,王博扬在接到梁简的书信后立刻生龙活虎地开始调兵入驻江城,在水域边境拉起战线。蓬仙岛谨慎狡猾,他们不会大张旗鼓地进犯,只会派小股势力骚扰。</p>

打水战需要战船,江南拥有可以震慑蓬仙岛的兵力和战船,以蓬仙岛的性子,在不确定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大面积开战起不来。这让丘桐的紧张局面稍微得以喘息,也让梁简能够腾出手来重点对付闽国。</p>

春季很快过去,战事延续到夏季,漠北的战事也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北狄耗不起长久战派人讲和,愿永远臣服于丘桐,每年上贡足够多的战马以便于丘桐培养骑兵。</p>

梁简收到这一消息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与此同时,王博扬也秘密传信给他蓬仙岛要求讲和。他们说冬天的事只是一场误会,并不想和丘桐交恶,希望能够恢复之前的贸易往来关系。</p>

“犯我丘桐疆土,斩杀数百名名将士,害死无数船民,居然想以一句误会轻飘飘揭过去,天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买卖。”梁简看完信冷笑连连,把信丢入火盆烧成灰烬,他深知蓬仙岛的狡猾,这个时候讲和不过是发现讨不到便宜,等下次有机会他们还会卷土重来。</p>

梁简给王博扬回信让他不用理会求和,继续加强戒备,就当训练兵将。</p>

战事的缓和也让丘桐内多了几分喜色,李钰高兴在宫中办了几场宴会,还准备大赦天下,不过被梁简给劝住了。</p>

这半年多来,李钰把梁简留在王城为质,但却从来不插手战事,他当初许诺给梁简多少权利,梁简就能畅通无阻地使用多少权利,任何人参奏都不管用。</p>

李钰早就有了决断,留梁简在王城为质,即便大战让兵权旁落,他人也不敢轻举妄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