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罗秋一走十八年,渺无音讯,陈如深不是没有想过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只要一天没有见到尸骨他心里便还是存着希望,愿她在一个不被人知晓的偏僻之地过着富足的生活。</p>

今日大长公主突然带来这个噩耗,陈如深心如刀绞,他有三子,罗秋是唯一的一个女儿,性格最像他年轻的时候,虽然和他有些不亲近,但毕竟是他的血脉,深得他的喜爱。</p>

大长公主来找穆程就是要说梅争寒的事,这会儿陈如深问起来她并没有隐瞒,如实道:“我在王城遇见了争寒,就是我和穆程的那个孩子。秋娘的消息是我从他口中问出来的,至于秋娘的那个孩子我没有遇见,听争寒说她一早就来寒山寺了。那孩子是个姑娘,继承了父亲的医术,说起来你们也不陌生,就是帮新城主梁简平复红叶城瘟疫之人。”</p>

陈如深和穆程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红叶城的瘟疫他们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道那个解了红叶城困境的姑娘就是秋娘的孩子。不仅如此,大长公主还提到了梅争寒,那个被秋娘他们带走的孩子。穆程和陈如深面面相觑,都看出眼中的震惊之色。</p>

一旁的穆昔也是一愣,她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弟弟,可是没想到对方就是梅争寒,难怪大长公主的态度如此古怪。</p>

穆程最先冷静下来,他把大长公主的话仔细的回想一遍,正色道:“梁简说过红叶城的困局是他的弟弟妹妹从旁协助才解开的,难道他指的就是争寒兄妹?他们怎么会和梁简走到一起,秋娘过世那蒋仁难道也……”</p>

穆程的话还未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p>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道:“蒋仁的事情还要复杂一点,也正是因为他的死,争寒他们才结识梁简,随他一起去了红叶城。另外秋娘和蒋仁都没有用原本的姓名,秋娘易名陈秋,他易名江义,给孩子取的名字叫江盛雪,争寒则以梅为姓。他们收争寒为徒,并未冠以父母之称。”</p>

大长公主说着看向陈如深,罗秋和陈家的关系其实有些与众不同,她虽然是陈如深的亲女儿,却是随母姓。没想到她和蒋仁隐姓埋名后会冠以陈家的姓氏。陈如深闻言悲恸不止,老泪纵横。</p>

大长公主心里也难受的很,要不是因为穆家,陈如深也不会早早的白发人送黑发人。</p>

穆程一面宽慰陈如深,一面也忍不住沉寂在悲痛之中。他和江义有八拜之情,一向视他为兄。当年事发突然,江义和罗秋当机立断才让他们免去一场灾难。如今听闻二人噩耗,即便是他也是泪洒当场,更别说是陈如深。</p>

“蒋兄当年走的时候就说要去红叶城,他对擅长诡秘蛊术的闽国很感兴趣,扎根在边境的乡野之中。他临走时说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阴阳相隔,我们欠他们夫妻二人太多。”</p>

穆程红了眼眶,诀别的画面历历在目,恍若昨日。可实际上故人已逝,徒留余音。</p>

穆昔是小辈,对父母说的事并不是那么清楚,却也难忍屋子里悲伤的气氛,心里不是滋味。她还记得在街上初见梅争寒的画面,英俊爽朗的少年笑容和煦温暖,剑眉星眸深邃迷|人,态度不卑不亢,身上隐约有几分穆程的影子。</p>

那便是她的亲弟弟啊,相见不能相认,即便心中有千言万语也没有办法说给他听。</p>

“娘,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们不得不把弟弟送走,还要编造他夭折襁褓的谎言?过去了那么多年,弟弟再一次出现在你们面前,你们还不肯告诉我真相吗?”</p>

穆昔扶着悲恸的大长公主,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十八年前她还年幼,记忆模糊不清,压根不记得发生了什么。</p>

三人侧目看着穆昔,大长公主抹了把眼泪沉默不语,穆程叹口气道:“时至今日告诉你也无妨,他们二人此次现身王城并非好消息,你知道事情始末也方便照顾他们。”</p>

十八年前之祸要从朝廷的青司鉴开始说起,无上皇执政年间对星象之说极为看重,青司鉴因此受到朝廷的重视,荣极一时。无上皇晚年沉迷长生不老之道,疑心病重,易杀易怒。而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青司鉴的掌司夜观天象算出一卦,此卦乃是大凶之兆,他扬言贪狼入主漠北,吞紫微之势,若不及时除去,恐丘桐气数将尽。</p>

无上皇闻言大怒,让他将此卦象细细道来,掌司自称此子降临人世异于常人,尚在虚弱之时。恰逢大长公主待产时漠北不断天生异象,消息传入皇宫,无上皇不由产生联想,他下密旨一道让掌司前往漠北打探虚实。</p>

伺候无上皇的公公看着大长公主从小丫头片子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到出嫁,对她十分亲厚,得知无上皇做出这个决定后,连夜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大长公主,侥幸在掌司之前把消息传到漠北。</p>

罗秋一走十八年,渺无音讯,陈如深不是没有想过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只要一天没有见到尸骨他心里便还是存着希望,愿她在一个不被人知晓的偏僻之地过着富足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