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听见官府的声响有人出来看,却没有人愿意上前帮忙。宋远游说几家尚在的农户, 都吃了闭门羹。他们对官府的行动抱有很深的抵触, 不愿意站出来。</p>

宋远只好先回家吃午饭, 席间,他把经过概述给大家听, 也算让他们了解现在是什么情况。</p>

梁简听罢, 毫不同情的评价道:“还不是你们自己作的。”</p>

埋头扒饭的宋远听了,抬头看着梁简,用眼神询问这是何意。他自问从时疫爆发开始, 就一直在行动,虽然捉襟见肘, 但也没有放弃过。</p>

梁简犀利道:“你们时疫救治缓慢还把大夫都押在城主府,让染病的人求路无门。富商摊贩哄抬物价和药价,你们无力管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威信急剧下降,导致没人愿意相信你们。当然,也可能是你们城主的威信本来就不怎么样,还赶上这种事处置不当,遭人诟病。”</p>

威信这种东西的树立就像滴水穿石,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倒塌却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像泼水一样简单。红叶城的官员是硬生生的把官的威信耗光,留给百姓猜疑和不信任。</p>

宋远明白过来梁简的意思,叹口气道:“我为官时间不长,在城中的人愿意卖我几分薄面是因为我以前是教书先生。这和我穿不穿官服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我也很难去强迫他们。”</p>

宋远做教书先生的时候给过别人恩惠,也受过别人的恩惠,大家还拿他当先生给他应有的尊重,他也很难摆出官架子去强迫大家出来帮忙。但让他就这样放弃,他实在心有不甘。</p>

“就像你说的,这场时疫已经拖不得。就算只有几个人,我也要干下去。”宋远说道,目光坚毅,他执着起来未必会轻易言败。</p>

饭桌上的其他人听了,都诧异的看着他。</p>

梁简不以为然的冷哼一声,道:“有这样的觉悟早干嘛去了?”</p>

宋远被说的语塞,他之前周旋在别的事情里,的确忽略了民心所向的重要性。</p>

梅争寒有点同情宋远,不忍见他被梁简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开口替他解围道:“民间的力量不能用能不能先肃清官府里的蛀虫,把那些人连根拔起,将兵权收入手中。”</p>

“他要是能对付武官,哪里还需要等到现在?”梅争寒的解围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梁简不爽起来,说话越发不客气,逮着宋远的痛处戳。</p>

宋远无奈的拉长脸,被梁简打击的心如死灰。他空有一腔抱负遇不上伯乐,自己拼出一番天地,却败在根基不稳,左右受限。武官的问题是他心头大患,孙胜倒下后那些人就在躁动,时疫爆发其实帮了宋远很大的忙,梁简的到来更是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p>

只不过他对梁简的了解多是他人的只言片语,没有较深的接触,所以即便知道梁简的身份,他也没有贸然点出来,而是暗中观察。</p>

梁简其人还是很符合他的要求,就是……心黑手段狠。对别人如沐春风,对他狂风暴雪。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他得锻炼出一颗刀枪不入的心脏才行。不然迟早在梁简的吐槽中吐血三升,早登极乐世界。</p>

梁简虽然以打击宋远为乐,但也分得清轻重,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掺杂过多的私人情绪,看到宋远受挫就放过他,给他一个解决的方案:“动用民间的力量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只不过需要请杜大娘帮忙。”</p>

不懂官家事安静吃饭的杜大娘突然被梁简提到,茫然的看着他道:“我?宋先生都不能办成的事,我能行吗?”</p>

梁简点头道:“就是因为他办不成,你才能办。”</p>

杜大娘还是不明白,江盛雪也疑惑起来。梅争寒稍微一想,明白过来梁简这句话的意思,他了然的笑了笑,没有说话。</p>

梁简都提示的如此明显,宋远要是还反应不过来,他简直可以把自己读到狗肚子里的书重新捡起来。</p>

“我明白了。”宋远一拍桌子,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小豆子之前染上时疫但现在安然无恙,让杜大娘带着小豆子现身说法,比我们张嘴画饼有说服力。而且杜大娘也不需要游说全部的人,只需要找相熟的几户人家。大家看到结果,自然愿意出来帮忙,有一户出门就会有两户,三户……”</p>

官府的威信是被他们的不负责任和没有成效的政绩一点点作没的,杜大娘出面避免官府空口说大话的尴尬,也让有人染病的百姓家看到希望。只要有一户人家愿意站出来,就会有千万户愿意站出来,官府的后续也能开展下去。</p>

“还不算笨,还有救。”梁简面不改色的对兴高采烈的宋远泼瓢冷水,等他安静下来后,继续道:“这样一来,你们救治的速度就要加快,最好今夜就能把阻断时疫的药熬出来,给愿意出来帮忙的人服下。然后就是安置病人的屋子一定要打扫干净,及时通风,不能让老鼠窜进去。帮忙的人最好带上面纱,双重保险。”</p>

听见官府的声响有人出来看,却没有人愿意上前帮忙。宋远游说几家尚在的农户, 都吃了闭门羹。他们对官府的行动抱有很深的抵触, 不愿意站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