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此刻他们已经能看见红叶城的城门,高大的城墙隔断连绵不绝的红色枫林,在天地间划出一条冷灰色的分割线。</p>

梅争寒一想到自己的通缉令就头疼,闯荡江湖虽不在意,但若被人认出来,还是少不了麻烦。</p>

“传是肯定会传过来的,毕竟死的是朝廷命官,于情于理城主都要过问一二。不过你也无需担心,因为每年这种事情在一个城中不会少于五起,大部分通缉令从下面传上来都是做样子,不会有人真的去追查。”</p>

这年头,朝廷办事从来都是围绕郡官以上的大人物,下面的小人物怎么闹腾都无所谓,只要不影响他们的直接利益。就算通缉令在主城满天飞,大家一看死的是个县官,赏银不过几两,也都没兴趣。这种睁只眼闭只眼的不作为,也间接的导致每年都有那么几个见义勇为的江湖侠客为民除害。</p>

梅争寒的事往大了说,城主责任追究下来,县官鱼肉相邻,贪污腐败的罪名逃不掉,梅争寒杀他既是出于孝道也是为民除害,要脱罪不是没有可能。而事情往小了说,死的只是一个咎由自取的县官,和城主的利益八竿子打不着,城主没必要为了他,去追一个江湖人。</p>

在丘桐国,庙堂和江湖的位置可是十分微妙,庙堂见不得人的事有江湖人帮忙解决,江湖人有见不得人的事,有庙堂帮忙遮掩。大家互利互惠,要是一个处理不妥就会相互反噬,得不偿失。</p>

梅争寒此前对这种事情有所耳闻,但真落在自己身上,听见别人这般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他非但没有觉得宽心,反而神色凝重。他看着越来越近的冷灰色高墙,心里没由来的悲哀:“不知不觉世道都变成这个样子了,惩治贪官的不是朝堂律法,而是江湖人的手中兵刃。要是长此以往,侠以武犯禁,天下岂不是要乱套。”</p>

“谁知道呢。”梁简轻笑,天下之事,瞬息万变。如今不过是个开端,还没有进入完全爆发期。等时日一长,上位者在无措施,天下就将变成一盘散沙。</p>

江盛雪坐在马车里,听着二人谈论,疑惑之下,插嘴问道:“梁大哥,既然主城都不管通缉令,那为什么还要下面的人上报?直接装不知道岂不是更好?还不用担心后面有人问。”</p>

“管的,只是管的力度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知道江盛雪没有听懂自己的意思,梁简耐心的又解释一次,这次说的比较详细:“其实不止是官员遇害,地方发生恶劣杀人事件,凶手逃逸后,官府也会发通缉令,并且将通缉令上传到主城给城主过目,城主让官员登记在册,然后在城门张贴,严查进出人员。有犯人归案就销案,算作地方官员的政绩。但因为现在尸位素餐的人太多,这个律法逐渐失去效用。别说城门口严查,肯张贴就不错了。”</p>

“这也太……那要是遇上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岂不是……”</p>

江盛雪本想说就这样让凶手逍遥法外太过分,要是遇上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那还得了。然她话说了一半,就自己打住,然后认真的琢磨一下,直接闭嘴,不在多言。因为她发现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其实很没有立场义愤填膺,毕竟她面前的人一个是在逃通缉犯,一个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p>

“生逢乱世,草芥人命之辈比比皆是,朝堂的这个律法失去效力也不是没有原因。”江盛雪话未完,梁简看她一眼就猜到原因,想来是这姑娘正在梳理自己的立场,不便多言。但其实这件事没那么复杂,杀人者人恒杀之,他们不过是乱世中的一员,为了活着必不可免要沾上鲜血。</p>

再者朝堂律法并不适用于江湖,江湖有江湖自己的规矩。</p>

“说起来我之前走镖去过一次丹临城,城门口盘查甚严。我们找城里的人打听,才知道溜进去一个江洋大盗,盗走了城主的最爱的夜明珠。负责调查的人没找到江洋大盗,反而查出几个身负命案的通缉犯。这些人啊是刀子没落在自己身上,就不会觉得肉疼。”梅争寒摇头长叹,对这世道感到无奈。</p>

“若真是这样,江洋大盗也算做了件好事,以一己之力拉一群通缉犯下马。”梁简笑了笑,道:“有些时候城门戒严不一定是查案,也可能是城中发生其他的重大事件,需要控制百姓的进出……”</p>

马车一路向前,红叶城的城门就在百步之外。梁简正和梅争寒说着话,不经意抬头,看见城门两侧分别站着十来个士兵,有官兵在门口设栅栏,严查进出的人,不由一愣,拉住往前的马。</p>

官道笔直通往城门,可见外出的人排了两队长龙,一眼看不到尾,而进去的人稀稀拉拉的几个,进去后和排队的人多言两句,就连忙后退出城。那些好不容易出城的人也都走的匆忙,好像身后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要扑上来。</p>

此刻他们已经能看见红叶城的城门,高大的城墙隔断连绵不绝的红色枫林,在天地间划出一条冷灰色的分割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