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是阴间的阎罗王咧!

——包大人的第三只眼可以看见那些东西咧!

——包大人住的地方还关着好多好多那种东西啊……

……

各种流言碎语满天飞,但却也正好长了包拯的名气,多了几分震慑力,好让那些宵小不敢打包大人的主意。也同时,某个方面来说,也给包拯包大人解围。

这阵子好多人都在明里暗里的问他——包大人定亲了么?

这个问题,他不敢回答。

若说无,那些人定会敲锣打鼓的上门求亲,到时候,定会如同上辈子那样,包拯震怒,统统拒绝,然后连续一个月不理他。

若说有,他又怎么能说谎呢?

左右为难之下,他只好闭门不出,假装公务繁忙,连王丞相的棋局,他都拒绝了。

现在好了,乌盆案出现了,很快很快,包大人就会跟上辈子一样,扬名开封了,然后呢,那些来求亲的肯定会退避三舍了。

于是,包拯转头,就迎上了公孙策亮亮的眼睛。

“包拯,我们今天就去如何?”

“去哪?”

“去看看那个乌盆呀。”公孙策弯着眉眼,扬了扬诉状。

包拯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公孙策的头,“好。”

******

说来那李浩也是命中劫数,遇到那心狠手辣的丁千兄弟,他曾经问过包拯,是否真的见到了那李浩的魂魄。

包拯但笑不语,只是说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不知道这次包拯又有什么说辞。

“真的是那乌盆有冤情?”公孙策走在包拯身侧,笑问道。

“是否有冤情,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包拯将公孙策轻轻带向里侧,一边回答着。

开封的街巷,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已经任职开封半个月,包拯的黑脸和月牙印记已经在开封百姓中广为流传,因此走在街巷上,时不时的就有人朝包拯作揖做礼。

转入一条僻静的街巷,包拯开口问道,“赵班头他们今天又想找你求情?”

公孙策点头,笑道,“他们到底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慢慢习惯。”

“他们毕竟不是展昭小白,展昭和小白自小习武。”也不指望他们能够有多少武力。只是期望他们能够改改懒散的作风罢了。

“到地方了?”公孙策疑惑的看着四周,好像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上辈子他也曾和包拯微服来过王进的家中。不过他一直以来不太会认路。

包拯拍了拍公孙策的肩膀,“按照诉状所写,应该是这里了。”

王进是落第秀才,靠卖灯笼为生,那李浩死之前曾跟王进买过灯笼,没曾想,王进买来的乌盆,居然就是那李浩。

公孙策看了眼四周,地方非常小,但是摆放着的灯笼大多不错,上面的题字画画也颇为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