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

车厢卡在石头踉跄过来了,俩车夫警惕地看了看周围,甩着鞭子抽打驽马,“前头就是城门,可别出了岔子。”

这声音是正正经经的官话,但是那口音微妙带着吞音的节奏,那默不作声驾着马车的是个异族长相,这靠近北京城的,也常用驱使异族做下人的,偶尔会招致一点好奇的视线。

车厢内传来主人淡淡的声响,“都安分点。”

现下北京城算是戒严了,不管是哪个城门都查得很严,他们这一行是混在商户里面的,这举措算不得安全,但是他们是无论如何都要把这车厢里的人给送出去的。

这是定好的规矩。

早前朱高煦确实是与鞑靼达成了合作,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以前亲近的副将,得到了朝廷的军防与各处的要塞。他自当是不会把要紧的东西告知鞑靼,不然岂不是如虎添翼,给自家朝廷添麻烦?

但是为了合作,某些牺牲也是必要的,朱高煦亲自上场,细细描绘了一条安稳的线路,只消鞑靼绕道潜行,虽需要翻山越岭,却是极有可能绕道进腹地。

朱高煦自然知道这种谋划要是泄露出去定然是极为危险的,可太子的地位已经安稳,不管朱高煦如何施为,除非朱高炽惹出什么滔天大祸,不然再不会有朱高煦可以钻研的地方了。

那还不如舍弃一身膘,在其他的地方做手脚。

朱高煦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军事天赋,当初安南的事情他是曾经蠢蠢欲动过的,但是府里的谋士劝住了汉王。

万岁是个坚定的,太子的位置既然定下了,就容不得再动摇。在这基础上,不管是藩王还是两位亲生王爷,都不可能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帝王最希望的,自然是长子优秀,其余两个儿子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在藩国里过日子。

可朱高煦怎能甘心呢?

他不会甘心。

这锦绣河山,是他与父皇一同打下来的,就因为他大哥比他早两年出生,他就毫无机会吗?

同样父母生养,何其不公!

那还不如奋力一搏,倒是让朱高煦看看能不能拼杀出一个可能。

这个想法,确实是不错。

然若是何玉轩得知这朱高煦在想些什么,只会吐槽他走错了路,无论如何与外敌合作,都不可能会得到朱棣的宽慰……哪怕真的被他实施成功那又如何?依着朱棣的疑心病,无论如何都会重新排查数次,而朱高煦真的有那么大的自信能避开帝王的耳目?

这何尝不是一次赌博?

而且从开头就已经输了。

反正上头的人在想什么,底下的人是一概不知,只需要按照吩咐去做就是了,如今他们的目的就是把他们接到手的人给运出去,然后交给下一批人。至于之后这个人会如何,关他们何事?

而在连续过了关卡后,马车顺利地出城。

小马车藏在商队里头,低调平安地驾出了城门。就在他们的后头,一人一骑持着手令到城门口,厉声呼喊:“关城门关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