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藏在横梁上确实是个好去处,可寻常人是搁置在横梁与柱子的交叉口,谁会去抠那些木板?经过焚烧后,那些纹路早与烧黑的痕迹并在一起,若不是工匠重新修缮的时候擦干了那些痕迹,压根不能让这所谓的伏笔重现天日。

这不是藏,根本是没打算让人发现吧。

不过锦衣卫没寻到伏笔,然兜兜转转竟然被线索吸引到东宫那里去,帝王一旦深思便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反而剑指汉王。

事后纪纲其实反应过来了,并把这事视为奇耻大辱,掘地三尺把事情挖得七七八八。奈何朱棣已经下了封口令,哪怕他查出了事情的真伪,这事纪纲也只能咬碎牙口往里吞。

那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上了纪纲的黑名单!

何玉轩慢慢地说道:“汉王若是能想到这个主意,只能说这个伏笔大概有很大的作用。”他低头看着这团东西,偏头想了想,“这或许与朱允炆有关?”

这名在宫中算得上禁词,何玉轩坦然说出来后不止,还继续往下分析,“汉王都耐心布下这么大的圈套,步步紧逼,若是不能一举把太子给拿下,拖延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事。如此说来,这伏笔必然得是一个厉害的物什,臣思来想去,也唯有这个。”

朱棣颔首,宛如没听到何玉轩正在罗列着与朱允炆相关的物什,“这里头瞧着像是朱允炆的亲笔书信。”

何玉轩:?

亲笔书信写在布料上,这得是多明显的皇家专用圣旨之布料?

“这难道是真的?”何玉轩琢磨着这匣子里面的东西,那修复的人怕是得了帝王的旨意直接撕开了,何玉轩却是懒得去琢磨,而是偏头说道:“这字迹要么模仿到十成十,要么便是真迹。”

他看到了翻出来后的布料上残余的些许字迹,至少翻出来的那个字何玉轩是看过的。

每个人的笔迹有所不同,各有其习惯。

这个“朱”字与朱允炆习惯描写的痕迹异常相似。

好歹何玉轩也算是看过朱允炆的亲笔书信。

“……汉王与朱允炆的接触甚少,排除掉他在自焚后与汉王勾连的可能,这或许是当初送去北京的诏安信不止一份,汉王私藏下来了吧……”何玉轩喃喃自语,毕竟他从未听说过朱高煦接到过诏安的信,唯有朱高炽还被举检了一波,差点出事了。

朱棣饶有趣味地看着何玉轩的低声细语,那随口而来的分析落入他的耳中,得到了朱棣的点头回应,“老二没有那脑子能与朱允炆合作,这份信要么是假的,要么便是他用原本的诏安信改造的。”

没脑子?

何玉轩的许多话都哽住了,朱棣的吐槽未免过于犀利。

“若是按他的心意来,老大如今怕是要在诏狱里走过一圈了。如今瞧着,老二这谋而后定却也做得不错。然还是有些贪心,不该选择在华盖殿。”帝王轻描淡写的语句在南书房内落下,听着有些令人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