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李熙微微沉吟片刻,颔首道:“罢了,此次算你献书献策有功,你身上没有功名,朕也不好赏,可有什么想要的?”</p>

林楠大喜,道:“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p>

“不可以。”</p>

李熙知道他要说什么,一开口便断然拒绝。</p>

笑话,林楠的法子是利用政令达到目的,若是没有看得见的成绩,如何看得出他的政令是英明的?更何况,让百姓熟悉‘谣言’,三五年之后再在童生试中加入《三字经》,何如让百姓看见《三字经》的成效之后,名正言顺的推行?总之不管怎么样,让这小子参加科举,是必须的!</p>

见林楠神色怏怏,李熙安慰道:“你也无需担心,时博文是稳重太过,其实进士科最重诗词歌赋,在这方面,天下少有人能及得上你们父子,科举对你来说算不得什么……唔,你想说什么?”</p>

林楠摇头,断然道:“没有!”</p>

李熙看着他不说话,林楠无法,央道:“我考完再说行不行?”</p>

李熙依旧看着他不说话,林楠闷闷道:“学生是想说,会写诗词歌赋的,不一定会治国,用诗词歌赋取士,倒不如考策论时文。”如果越会写诗就越会治国的话,那么李煜也就不会成为亡国之君了。</p>

李熙点头:“你能看到此点,倒也难得,只是——为何要等你考完之后再说?”</p>

林楠老实道:“我不会写策论。”</p>

李熙恨不得一掌拍过去,忍了气,道:“有此远见的,不止你一个,只是事关举国命脉,争议数年也未有定论,有些事,朕也不能一言而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