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现在京市最好的小学是哪所”顾承安冷不丁发问。</p>

“红福路的红福小学,同兴路的同兴一小和松仁路的松仁附小是现在最好的三所小学。”</p>

顾承安觉得其中一个片区耳熟,不过片刻,突然想起什么“那你带星星去同兴一小看看,要是喜欢,咱们可以考虑读那里。”</p>

“交钱借读吗”苏茵听过有这样的操作,现在不少家庭条件好了,愿意为了孩子多花钱再走走关系去更好的学校读书。</p>

“那边有商品房开发,修了六层楼高的楼房,咱们去那边买房正好能把户口迁过去。”</p>

“那也行。”</p>

接下来的半个月,顾承安去打听同兴路商品房的开发情况,那边有三个楼盘在建,属于京市的第一批商品房,全是小区模式,与现在胡同里的四合院不一样。</p>

那是将几栋楼房围起来,统一居住管理,前后还设有门岗,像是小型的工厂家属院。</p>

可这里的房子面积更加宽敞,基本是三室和四室的格局,户型方正,周围环境秀丽,绿树成荫。</p>

不同于简朴的筒子楼和年久的四合院,这样的楼房看着</p>

崭新时髦,有种新时代产物的焕然一新感。</p>

苏茵来看第一眼便喜欢上这里。</p>

白色小楼干净整洁,侧面墙上与正面跳色刷上红漆,红白相间有种活泼跳跃的美,小区里一共五栋楼房,每栋六层楼,每层楼四间房。</p>

楼梯道也宽,走起路来不算费劲,走廊更是宽敞整洁,光线明亮。</p>

“妈妈,这是什么”</p>

“这是楼房。”苏茵看着闺女高高兴兴爬楼梯,笑了笑问她,“你喜欢这里不”</p>

星星想想刚刚走进来看到花花草草,还有特别漂亮的楼房,点点头,诚实道“喜欢”</p>

“想不想住这儿”顾承安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和媳妇儿对视一眼,双方都在彼此眼中看见了满意神色。</p>

星星继续点头“想怎么住啊我们要搬家吗”</p>

同兴路一共三个楼盘,一家三口全部</p>

看了一遍,因为是第一批商品房,在这个单位分房或者是自己租房的年代,自掏腰包花大价钱买房对于老百姓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p>

可顾承安与苏茵不同,他们能感知到未来的发展变化,买套房肯定不亏。</p>

夫妻俩带着闺女选了福缘小区三栋三楼的一套四室一厅,顾承安另外又给爷爷奶奶和父母买了一套一楼的四室一厅,顾康成这两年基本也要退休了,住离休所怎么也不如住这样的好楼房,便先备着。</p>

一套房总价一万八,两套便是三万六,因为顾承安出手大方,又是一口气两套,房产商这边还额外优惠了两千块钱,再赠送了两台冰箱。交付定金时,销售员不住感慨“今儿咱们运气是好,一口气卖出去两套。”</p>

苏茵随意搭话“房子不好卖哇”</p>

“那可不,不是所有人都像哥和姐这样有眼光的。”销售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嘴皮子利索,见谁都是亲亲热热的哥啊姐的,看着很有亲和力,“大伙儿都想等着单位分房嘞,觉得自己买房是冤大头。”</p>

他们买房非常不顺,就是很多做生意赚了钱的老板都有舍不得花钱买房的,觉得钱存在银行最安稳。</p>

主要还是大家的观念没有转变。</p>

他摇了摇头,显然不赞同“单位哪有那么多房子给他们分等一辈子怕是都等不到哟”</p>

搞定了房子,现成的毛坯房只需要装修,苏茵便琢磨着接下来的安排“装修你找人看看”</p>

“上回在飞机上喝茅台不是认识了一个搞装修的嘛,人家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干了个装修队,有点本事,我找他谈谈。”</p>

“行,那我去把户口落了,正好准备星星上学报名的事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