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好了,睡觉了。不能玩太晚。”苏茵手拍着闺女的小肚肚哄她睡觉,星星玩的时候尽兴,真要睡觉也很快进入梦乡,这点随她爸。</p>

顾承安替闺女掖好被角,捏了捏闺女白白嫩嫩的小脸蛋。</p>

过去的他哪里想过,而立之年的自己有媳妇儿有闺女有事业,似乎已经拥有了全世界。</p>

“你也快睡。”苏茵伸手遮住顾承安的眼睛。</p>

顾承安感觉到一片柔软袭来,苏茵的手心温暖柔嫩,挡住自己的视线,耳畔传来她轻轻柔柔的声音。</p>

“生日快乐,承安。”苏茵话语里藏着许多欢喜,话音刚落,便收回手,探着身子往他唇上亲了一下,轻轻地,仿佛羽毛扫过,带来一阵阵酥痒。“给你生日礼物在行李箱。”</p>

顾承安握着媳妇儿的手,放到唇边一吻,目光柔情似水。</p>

翌日一早,一家三口早早起床。顾承安换上了苏茵送他的生日礼物,亲手给他织的深灰色半高领羊绒毛衣,款式简单大气,颜色深沉稳重。</p>

“你什么时候织的我半点没发现。”顾承安微讶。</p>

“躲着你织的。”苏茵得意。</p>

顾承安抻了抻衣裳,买过再多再贵的衣服,都不及这么一件。</p>

他探身往媳妇儿脸颊上亲一口,唇刚贴上去就听到闺女开口。</p>

“哎呀,羞羞”星星咚咚咚跑开,背过身去捂着眼睛。</p>

苏茵忙推开他,嗔他一眼“孩子在呢。”</p>

顾承安“”</p>

笑归笑,却是捏着媳妇儿下巴往她唇上亲一口,这回理直气壮“星星都转过身去了,我不能浪费她的好意。”</p>

苏茵“”</p>

顾承安和人约的十点签合同,时间充裕,便先和星星送苏茵去苏市日报报社开会。</p>

“妈妈再见”星星站在爸爸身旁冲妈妈挥手,看着妈妈走进报社大楼。</p>

“好,听爸爸的话啊。”</p>

“知道了。”</p>

“晚上来接你。”顾承安抱着闺女道。</p>

“好。”</p>

苏茵带着通行证进入大会现场,在门口登记签名,参加全国新闻行业交流大会。</p>

这次大会来的都是各个城市的报社领导,主编或者是颇有资历的记者同志,苏茵是里面偏年轻的一波。</p>

又因为她保养得好,看起来更显年轻,简直像是二十出头的模样。</p>

坐到位置上,听着各位前辈畅谈新闻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展望着未来,更是感慨万千。</p>

她进入这一行也有好几年光景,早已不是当初初出茅庐的新人。</p>

此次交流大会为期三天,除了经验分享交流,就是与其他同行熟识起来,苏茵与几个报社的同行结识,讨论了报纸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午又一块儿在苏市日报报社食堂吃饭,其中一人还是苏茵家乡s市报社的编辑组长。</p>

听闻苏茵老家是s市的,对方突然就觉得距离更近了,一时有些激动。</p>

“那咱们还是老乡啊”章秋月吃着饭,同苏茵对上了s市的风土人情,一听就觉得亲切。</p>

怪不得我觉得你说话听着有点耳熟。”</p>

“是吧,总是带着乡音,和北方人还是不一样。”苏茵笑笑。</p>

“是。”</p>

大会最后一天,有每人的提问交流环节,苏茵同一位泰斗级人物交流着新闻从业人员的发展方向。</p>

这位年近六十的颜主编正是本次活动主办方苏市日报的总编辑,他参与了建国三十多年所有大事小情的报道,是名副其实的圈中重</p>

量级从业人员。</p>

令苏茵没想到的是,这位泰斗竟然还听过自己的名字。</p>

“京市日报的苏茵是吧,我记得你。我之前听人说过,你报道了一起被拐卖儿童寻亲的专题,还促成了你们报纸改版,开启了公益专栏版位。”这位泰斗大师一开口,不少人都侧耳倾听,“很不错,我们都该向你学习。”</p>

苏茵冷不丁被大师当着众人的面夸奖,倒是不卑不亢,表现得自信有礼“我们报社都很支持这个版位,如今已经帮助三十二名群众找到亲人,也算有所收获,我们以后也会继续坚持的。”</p>

众人听着苏茵也不贪功,把功劳往整个报社头上放,对这人的好感心想印象不错。</p>

自由交流环节大家都很随意,章秋月凑过来夸苏茵“刚刚颜老爷子都夸你了,真厉害”</p>

旁边有人听闻她是京市日报报社的也过来打招呼,可见着她年轻漂亮的模样又有些迟疑。</p>

苏茵笑笑,刚想说话就听到旁边有人开口。</p>

“我原本还以为京市日报会派个经验丰富的过来呢,没想到来的苏同志这么年轻啊,看着跟刚毕业的大学生似的。”开口的是j市晨报的副主编黄建高。</p>

这样夸人年轻的话在别的时候是好话,谁不想被夸一句年轻呢,可在这种场合却是给人难堪。</p>

更别提他一句话说得夹枪带棒,语气阴测测的。</p>

似乎是在对着全场的人埋汰京市日报派来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混进场里,不配和他们那些老资历交流。</p>

“黄副编辑。”苏茵对他笑笑,她想起何主编在她出发前叮嘱的话,资历浅也不能露怯,“我上回在沪市参加报业交流学习大会的时候也有人这么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听到这话。”</p>

苏茵微微一笑,大方得体,一句话既点出她四年前就参加过这样的全国行业大会</p>

,当然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又表明京市日报对她的看重,两次全国交流会都派她参加,自然是报社主编看好器重的人。</p>

众人再看黄主编便觉得他有些仗着老资历欺负年轻人,嘴上不说,心里都埋汰不断。对苏茵更存了几分好感。</p>

黄主编没想到被个年轻人一句话噎住,再想敲打她竟然是找不到什么角度,再说下去反而让自己面上难看,只讪笑两声,这才离开。</p>

交流大会时间紧,苏茵很是珍惜与前辈同行的交流,收获颇丰,尤其是她即将独立带组,更需要多学习。</p>

最后半天,此次主办单位苏市日报报社的颜主编上台演讲,慷慨激昂演讲途中还提及了优秀同行的报刊案例,其中就包括京市日报。</p>

“我上回去一个城市出差,正好遇到那边的报业闹出事,听说是前头有报纸听信单方面信息给错误地报道了一个厂的收音机有问题,差点害人家厂子破产。最后还是另一家报纸给那个厂正的名。”</p>

他来回踱步,神情怅然,“就这事儿给我的感触很深。我相信在场的诸位都是有本事有经验的优秀人才,在咱们这行说得上话,写出来的东西也有分量。但是懂的会的再多,不好好对待手里这支笔还是不行。我刚刚看大家交流经验,畅聊未来发展非常有劲儿,在最后只希望所有人在一切的能力、发展之余还能时刻问自己,报道的东西对得起你手里的笔吗”</p>

台下在座的是全国各地的报社翘楚,闻言陷入深深的思考,而后片刻,掌声雷动。</p>

结束为期三天的交流大会,苏茵收拾着行李准备离开,笔记本上写了不少前辈分享的经验,可心里记住更多的是颜主编最后的一番话,引人深思。</p>

“苏茵同志,你这会儿回家吗”</p>

章秋月准备出发去苏市火车站,s市报社给的报销不多,今晚不走,晚上的酒店费用就要自费了。</p>

“我过几天走。”见章秋月疑惑,苏茵解释一句,“我爱人和孩子也在这儿,我们准备玩几天再回去。”</p>

“那挺好哎。”章秋月有些羡慕,“我就先走了。再见。”</p>